丁聪百年漫画一生 李辉:丁聪百年 漫画一生
今年12月6日,丁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中国漫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上海将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百年诞辰纪念展,我特意请98岁的著名漫画家方成,为展览题写八个大字:“丁聪百年,漫画一生。”
八个字,可谓概括丁聪与漫画的一生情缘。
上海文化的产儿
熟悉丁聪漫画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别致的笔名:小丁。从不到二十岁,一直到2009年去世,大家都叫他“小丁”。
建议他用这个笔名的是画家张光宇。丁聪回忆说:记得我开始画漫画时,签名曾用过真名“丁聪”。但繁写的“聪”字笔画很多,写小了,版面做出来看不清,写大了,在一幅小画上占了很大一块地位,看上去很不相称,于是张光宇就建议我署名“小丁”。我以为有理,就采纳并沿用至今。第二个原因是:我不在乎“老”“小”之间的表面差别。第三个原因是,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这倒符合我这一辈子的基本经历——尽管成名较早,但始终是个“小人物”,连个头儿也是矮的。
丁聪作品
丁聪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的产儿。
三十年代初的上海,呈现在十几岁丁聪眼前的无疑是最具多元化的社会与文化的景象。在这座光怪陆离的大都市里,伟大与渺小、艰难与安适、激烈与平和,都以各自的方式存在着。战争、革命、商业、时尚等,不同的主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对那些热爱艺术、从事艺术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最适合于他们成长、发展的天地。
说到自己艺术修养和风格的形成,丁聪总是会提到在上海旧书店阅读那些欧美时尚杂志、电影画报的经历。正是这样一些杂志,还有不断上演的好莱坞影片,使年轻的丁聪的思路活跃起来,眼界开阔起来。
父亲丁悚是现代中国漫画的先驱者之一,但他并不愿意儿子也走美术之路。丁聪却自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当他只有十六七岁时,有一天,他忽然把自己画的京剧速写拿出来给前辈们看,大家不由得感到吃惊,他的笔触竟然如此生动而准确。他们没有想到,经常跟着父亲观看京剧的丁聪,不仅学会了拉京胡和吹笛子,还拿起了画笔。
丁聪保存下来的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生活速写,以及发表于1936年前后的生活漫画,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艺术上最初起步的姿态。
丁聪作品
丁聪在上海美专虽只抽时间自学了不到一年,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笔从未停过。教室里围观的学生们,头戴礼帽横坐在电车条凳上的乘客,麻将桌上专注的妇女和好奇凝望的孩子……在他年轻的笔下,一一留下了生动身影,永远也不会消失了。
丁聪走上了自己选择的路。绘画一直伴随一生!
他始终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灵敏嗅觉。从最初走上画坛初显身手的时候起,年轻的丁聪便学会了用批判的目光观察社会。身处光怪陆离的上海滩,丁聪与他的前辈和同辈漫画家一样,专注于描绘贫富之间的强烈对比,勾画那些社会暗角的丑陋——
面对瘦弱的工人,大腹便便的老板背着手正将大把大把的钞票偷偷往抽屉里放,嘴上则叼着烟吐出一句话:“厂里实在一个钱也没有了。”这是他在十八岁时画的一幅漫画。
大街上满脸刁蛮和专横的小流氓,与若无其事的妓女站在一起,这是《白相人与野鸡》的画面。
一位舞女搂着外国老头跳舞,亲热地说:“我顶喜欢你老先生了!大林。”这是年轻的丁聪在舞厅现场观察所得。
丁聪的作品最初显露出的这种社会讽刺的特点,在后来的创作中蔚为大观,它与政治讽刺往往密不可分,融为一体,成就了他的创作中最有分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