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庸的书 朱德庸:我看的书都是经过老婆挑选的
我看的书不是很多,也不会每本书都拿过来看。我有一个读书顾问,我看的书都是经过她挑选的。她就是我的老婆。她经常逛书店,买很多书回来,然后用神奇的速度看完之后告诉我,这本书适合你,你会喜欢;这本书你不要看了,你看不下去的。
因此我的读书量不大,但都是我喜欢看的。看书确实需要一个挑选的过程,如果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做这样的事情,就需要自己大量阅读,磨炼出对书的判断力。
我不太看别人的幽默作品,因为对我来说,真实性不够。我所有幽默的感觉都是亲身经历的。我以前在《中国时报》上班的时候,别人常常拿来一篇文章或新闻,跟我说,你一定要画这个,这个太好笑了。
我看完却发觉根本画不出来,因为它已经把好笑的东西全部讲完了,再多一点想象的东西都没有了。但是,有时一篇很艰涩的文章或者很悲哀的新闻,我拿到之后反而可以看到很幽默的一面。
所以我的那根幽默神经必须要我自己去接触才能真正触动我。别人的东西,我并不是说不好,但对我来说隔了一层。 大家都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但是我倒喜欢看他写旅游的书,因为那是在他很真实的状态下写的。
旅游中碰到一些事情,那些事情触动了他的情感,然后写出来,对我来说这是真实的。真实很重要,因为真实里面存在荒谬,荒谬里面存在幽默。因此,在我经常阅读的书中很少有虚构的故事。
但我很喜欢看推理小说。像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等。《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让我看到,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往往要在时间的打磨下才能完全展露。同样这是一部需要时间磨砺才能完全散发光辉的作品,它的内涵需要有适当的人文底蕴才能完全体会到。
最近我在看的一本书是《人人有怪癖》。弗洛伊德说过,“正常的人不是都那么正常”,很多人介于正常与不正常的灰色地带,他们的情况没有严重到符合精神疾病的地步,却是在灰色地带挣扎的一群人。
包括轻狂躁症者、忧郁症者、注意力缺失者、注意力过剩者、高度自闭症者、强迫症者、上瘾者、间歇性狂怒者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书中指出这些不正常的外显行为其实有生理上的原因。很多以前我们认为是养育不当所造成的行为,事实上很可能是脑的基因、构造和神经化学所造成的行为差异。
书中讲述的都是真实的心理疾病案例,两个心理医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这本书不仅让我深入地了解心理疾病,而且让我接触到了人的心理的真实状况。从台湾到大陆的途中,以及在北京的闲暇时间里,我都会拿起这本书来看。 专栏主持: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