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揭晓:长信宫灯、刘胜金缕玉衣、中山王铁足大铜鼎
新华网石家庄9月16日电(记者白林)记者16日从河北博物院获悉,为期两个多月、由广大公众参与的河北博物院“百姓眼中的‘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长信宫灯(西汉)、刘胜金缕玉衣(西汉)、中山王铁足大铜鼎(战国)位列三甲,成为百姓眼中的“镇馆之宝”。
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形象。宫女梳髻覆帼,着深衣,跣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可拆卸,灯盘可转动,灯罩可开合。宫女体臂中空,右臂为烟道,可将灯烟导入器内,以保持室内清洁。灯上刻铭文九处,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长信尚浴”字样,故名长信宫灯。
刘胜金缕玉衣,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1968年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高51.5厘米。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铭文字体修长秀丽,文句典雅优美。
据介绍,本次河北博物院“百姓眼中的‘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于6月14日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截至9月10日共收到投票243648张,按照候选文物得票多少,得出了三件“镇馆之宝”。
候选文物为2011年评选出的河北文物十大珍宝:刘胜金缕玉衣(西汉)、中山王铁足大铜鼎(战国)、长信宫灯(西汉)、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北齐)、彩绘散乐图浮雕(五代)、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战国)、错金博山炉(西汉)、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战国)、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元)。
据了解,河北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3万余处,收藏文物90余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