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简历 钱颖一:中国人对世界和历史缺乏了解
搜狐财经讯 6月29日,由博源基金会主办的对话:“里根—撒切尔时代的遗产及其对中国的启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撒切尔首相原私人秘书兼外交与防务顾问查尔斯•鲍威尔(Charles Powell)以及多位政商学界精英,一起探讨邓小平、撒切尔与里根这三位改革派领导人的政治遗产及其对今天中国的重要启迪。
在提问环节,有观众问钱颖一教授,中国改革的阻力究竟在哪里?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为改革做些什么?
钱颖一回答说,领导人的思路很难猜测,因为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如何抉择,高层有哪些共识目前还很难讲,以过去的经验来看,邓小平是实用主义改革思路是有效的,撒切尔夫人的信仰力量也很强大,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对于个人能够做的事,钱颖一认为,中国对世界,对历史的了解都很有限,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需要了解和传承,我们应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开放心态,多了解本国及各国的发展经验,从中汲取智慧。
以下是观众提问部分实录:
提问:有人之前提过中国改革的阻力是一种领导层最高的意识形态,我想请钱院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缩短一下,如果放到我们个人,未来中国的进步的话,从每个中国人角度来讲,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每个个体来讲的话,能做一些什么呢?
钱颖一:你说有的人说中国现在的阻碍是意识形态是吧?你说的是这个问题,最高领导人。我不知道最高领导人怎么想,所以咱们不能乱猜,你要看中国的改革历史的话,因为我们知道邓小平是怎么做的,他大致怎么想我们知道。刚才说到撒切尔跟邓小平在信仰这一点上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实用主义。至少对于他来讲,你说的意识形态在中文语境中是一个符号,过去的一套观念,我觉得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尊重事实,什么办法能行就做,
他非常著名的说过,市场都是工具,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这个当然是不符合过去的意识形态。过去意识形态说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所以它显然不是这一类的。
中国在经济改革上,这一点上,是殊途同归,都向自由化这个方向走。撒切尔夫人说她是根据她的信仰,邓小平先生根据事实,说这样做不行,换另外的方法做,他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们试验吧。那个时候简单的开放、放开,基本上大致就行了,当然中间也有复杂的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循序渐进。
现在的问题,你说得更有点相关,但是真的不知道领导人怎么想。因为现在的问题,他已经不单纯是经济问题,他有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法律问题,这个里面固有的想法和思想,那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市场两个字就可以解决了。
比如法治含义是什么,这个的想法我还是认为想法是非常重要,当然不愿意用意识形态这个词儿,这个词儿太政治化,想法非常重要的。只有两个办法我觉得是可以改革的,一个就是信仰,我有一个信仰,但是这个在西方里面有很多的传统,有很多的历史的沉淀,知识的积累等等,这是一种。
我们这一方面确实文化上很不一样。第二个就是试验,就是试,大胆试验,我不知道怎么做好,但是要允许试验,我可以找出一种更好的办法。所以我觉得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的回答,我的观察是这么一个观察。
提问:这个问题也是提给钱老师,刚才讲座上Charles Powell先生说现在要做什么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如何去做,坚持去做,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做什么,这个方向现在是比较容易的,比较明确的吗?如何看待最近出现在媒体上或者网络上出现路线和方向之争,谢谢!
钱颖一:这些问题确实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在反思,都在思考,因为我们在想为什么三十多年前,中国的经济很落后的情况下,似乎很容易就有了改革共识。现在不知道方向怎么样了,好象共识就没了。那个时候没有意识到最大的资产文革刚结束,经济非常糟糕,文革带来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了一种资产,让我们都知道不能再搞封闭了,知道不能再搞计划了。
至于当时是不是这么明确就是市场经济,就是个人自由,也就是民营企业,不是那么一致。
但是特别一致的绝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了。这是当时非常好的凝聚共识的至少是方向上的共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是三十多年经济有很多衡量指标都是非常成功的,当然问题很多。恰恰是这些财富,这些成功,让我们的往前走的共识变得非常难以确定,因为这一方面我仍然觉得思想的力量很重要。
刚才那位也提到个人能做什么,我们是教师,我们是学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人类的各种知识,包括经验教训,能够呈现给大家,人类的历史,特别是是过去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现代化的历史是有大量的财富,大量的经验,大量的理论,多得不得了,但是哪个更准确的呢?一定得看事实。
所以这个我觉得我们现在在谈话的时候,我们现在有很多东西方的对话,很多这种讨论,我还是仍然觉得我们中国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对过去的经验教训的理解还是很有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