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嫂李桂芳 《沂蒙》收视率高速递增 红嫂李桂芳:看《沂蒙》像又重新活过一回

2018-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在央视黄金档开播已10天,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沂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直逼经典鲁剧大戏<闯关东>.截至第1

    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在央视黄金档开播已10天,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沂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直逼经典鲁剧大戏《闯关东》。截至第17集,央视在全国24个大中城市的千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沂蒙》收视率高速递增,目前收视率在今年央视黄金档播出的所有电视剧中已名列第4位。

红嫂李桂芳:看《沂蒙》像又重新活过一回                触景生情再忆往昔      提起李桂芳,可能有些年轻一代并不熟悉,但说起沂蒙红嫂用瘦弱之躯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拥军的故事,可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今年85岁的李桂芳当年作为妇救会会长,正是架火线桥的组织者、参与者之一,也是电影《沂蒙六姐妹》中兰花的原型。

电视剧《沂蒙》在央视热播,红嫂们的感人故事又一次被人们提起,而作为当事人的李桂芳老人也成为了这部剧的忠实观众。

6日上午,李老与我们分享了她观看《沂蒙》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拍得太好了,看了之后俺感觉好像又重新经历了一回!

”自从《沂蒙》在央视黄金档开播后,李老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坐着小马扎在电视机前观看。      李老告诉记者,在观看八路军护士钟慧被日本鬼子关进监狱最后壮烈牺牲的情节时,她流下了泪水,因为当年她也曾做过护士,前一天开会还见过面的好姐妹、好同事,第二天就被鬼子残忍杀害,想到那么年轻的生命就此消失,她的心里至今很不是滋味。

     为八路军摊煎饼、做军鞋,这是村里妇女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不仅如此,当年李桂芳还像《沂蒙》剧中马牧池乡的妇女们一样端起了红缨枪,扎起了稻草人,练起了刺杀,并且一边练习,口中还唱着民谣:“好一个日本小娃娃,他的诡计真毒辣,打仗用上吃奶的劲,全靠他美国干爸爸,我们也不怕,     坚决打倒他……”说着,李老高兴地唱了起来。

     剧中二妮最像我      《沂蒙》剧中于宝珍有六个孩子,几乎个个都是满腔抗日热血的青年,李桂芳说剧中的二妮思想作风很像她年轻的时候,性格直率,胆子也大,属于敢想敢做的类型。

而且当时她也和二妮一样上过夜校识字班。李老告诉记者,当时八路军干部来村里开识字班,先是年轻的姑娘们各自起了名字,后来村里的妇女和老太太也都赶时髦给自己起名字,例如她的母亲李高氏就给自己起名叫“高西甜”,因为“八路军来了,有地种,有粮吃,日子过得‘西甜’”!

     不仅如此,当时还是大姑娘的李桂芳还把留了多年的大辫子剪成了齐肩短发,把裹脚布也从脚上解了下来。

“当时我们几个好伙伴看着八路军女干部的齐肩短发很羡慕,就拿起剪刀,一狠心,一跺脚,把头发给剪了。看着二妮在剧中独树一帜的短发,我就想起自己了。

”李桂芳笑言道。      两分钟架起火线桥      红嫂李桂芳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事迹便是作为妇救会会长组织村里的姐妹们用瘦弱之躯架起火线桥供急行军通过。

而在电视剧《沂蒙》中,这个组织妇女架火线桥的任务落在了心甜的头上。提起当年架火线桥的情景,李老历历在目。      “那是阳历5月12日,我们接到任务,当晚9点部队要从汶河通过,我们必须负责架起一座桥,村里的男人都去前线了,这可把我们妇女急坏了……”李老说,后来大家决定“没有桥腿使人扛,没有桥板摘门板”,就这样,村里的大娘、大嫂、大姐们把自家的门板摘下来,然后迈着小脚站进了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在初春的汶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晚上9点,部队赶到了汶河岸边,看到河上没有桥的影子,再看到来接头的是个女同志,部队领导傻眼了,“你们村的男人呢?桥在哪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2分钟后,汶河上神奇地出现了一座木桥,当部队领导得知这是妇女们用肩膀扛起的桥时,坚决不同意部队踏桥通过,但李桂芳说:“我们也是在执行任务,部队就放心地过吧!

”就这样,李桂芳和她的姐妹们在水中站了40多分钟,直到部队安全通过。      历历在目见证军民鱼水情      为了支援八路军,《沂蒙》剧中马牧池乡的村民把珍藏的粮食拿出来送给部队,鬼子来扫荡了,他们就把所有的粮食都藏起来,让鬼子空手而归。

李桂芳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不仅把粮食都藏起来,甚至连做饭用的锅灶也藏起来,绝不给鬼子留任何东西。      “我亲眼见证乡亲为了保护八路军的情报被鬼子杀害了……”李老回忆道,当年她的一位邻居是负责帮八路军传递情报的,情报就藏在村口大槐树下的石头台子里,鬼子把他绑在树上,逼他交出情报,但他却咬紧牙关,坚决不说出情报的藏匿地点,最后被鬼子用刺刀残忍地刺死了,随后鬼子又把他14岁的儿子绑在同一棵树上,逼孩子交出情报,可就连孩子也宁死不屈,最终为保护八路军的情报爷俩都牺牲了。

还有一位老妈妈,家里藏着八路军伤员,为了给伤员补充营养,她天天盼着家里唯一的老母鸡下蛋,到了最后,索性把这唯一的一只鸡也杀掉炖了鸡汤,喂给八路军养伤。

     采访中,李老不时感叹现在的日子太幸福了,过去真是想也不敢想,过去包饺子招待八路军,饺子就和《沂蒙》里演得一样,用荞麦粉和瓜干粉和面,里面再放点青菜和豆腐,就是最高级的美味了,包出来的水饺黑乎乎的,哪像今天又胖又白的大馅饺子天天都能吃到。

“作为一名亲历者,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沂蒙》、《沂蒙六姐妹》这样的大戏,我感到很欣慰,历史没有忘记我们,也希望年轻一代不要忘记历史!”李老深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