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张永和 “文艺老年”进化史张永和与文艺连接的奇思妙想

2017-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永和戴着一副圆圆的玳瑁眼镜,倒扣西瓜皮一样的发型,圆脸,两道黑黑的眉毛.张口一说话,那种"胡同里"的北京腔就开始缓缓释放.语调平缓松弛,即便聊到开心处也顶多咯咯一笑.但在被他的夫人鲁力佳戏称作"卖西瓜的"外表之下,他却很喜欢用那些鲜明的字眼来表达毫不含糊的观点,也随时都准备抖个机灵.我们来聊聊建筑吧.--"好,来聊建筑.不过谈建筑没什么太大意思."一股不想循规蹈矩的劲儿.尽管张永和把很多工夫都用来研究空间与材料,但他骨子里的文艺气质还是会让建筑

张永和戴着一副圆圆的玳瑁眼镜,倒扣西瓜皮一样的发型,圆脸,两道黑黑的眉毛。张口一说话,那种“胡同里”的北京腔就开始缓缓释放。语调平缓松弛,即便聊到开心处也顶多咯咯一笑。但在被他的夫人鲁力佳戏称作“卖西瓜的”外表之下,他却很喜欢用那些鲜明的字眼来表达毫不含糊的观点,也随时都准备抖个机灵。

我们来聊聊建筑吧。——“好,来聊建筑。不过谈建筑没什么太大意思。”一股不想循规蹈矩的劲儿。

尽管张永和把很多工夫都用来研究空间与材料,但他骨子里的文艺气质还是会让建筑师感性的一面表露出来。

“我56岁了,人生有一半时间待在国外。所以,在一个伞底下、街上坐着喝点东西——这个调调我就特别喜欢。”美国国籍的张永和毫不讳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

提到他即将再版的文集《作文本》,张永和又来劲儿了,说自己是标准的文艺青年。

“不过现在是"文艺老年"啦。”他悠悠补上一句,“喜欢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在那个圈儿里。虽然是中国人,但我背景有一半都是西方的。到了美国生活、受教育,再一次"崇洋媚外":媚欧洲。”

他喜欢60年代的法国小说,喜欢意大利电影。在《作文本》前言里他说自己从小不喜欢热闹、欢庆的文字场面,后来发现了法国新小说,“把《广岛之恋》英法对照地过了一遍,过足了平淡的瘾”。

于是他不断地在文学和电影当中找寻建筑的身影,并努力将其中的智慧汲取到建筑上来。

在展览作品里,很难不看出些许端倪。有一个模块取名叫“后窗”,主要展示视觉与空间游戏的相关构思,灵感来源于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一个1988年在图纸上创造出来的概念物体,源自张永和看的一部日本片《蒲公英》。

“圣人书房”这个模块干脆就全是跨领域的作品,比如有一幅建筑剖面图叫“塔之屋”,上面画着一个从厂房里伸出去的吊臂高塔,厂房里有床、有窗、有烟囱,只是在中间驻扎着四个高高的铁架子,塔房被托在厂房的上空——天马行空的建筑师用这种方法表现居住与工业的冲突和并存,荒诞却合理。

这个文艺青年还在纯文学杂志《天南》上发表过一篇电影剧本。故事源自爱尔兰小说家Flann O"Brien的长篇小说《第三警察》,讲述的是一个为了逃避税款建在某座建筑物的厚墙壁、阁楼、地下室的警察局的故事。张永和是如此迷恋这个故事,不但把片段改写成剧本,加入了中餐馆老板这个新角色,而且还特地设计出了一整套建筑构图与模型。

在展览现场就有这么一个奇异的展品:玻璃底座上放着一个横躺的自行车轱辘,圆心支撑着三合板做成的房屋模型,不过这个模型被拆分成了三部分,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个隐藏在建筑当中的“警察局”。

这些与文艺连接的奇思妙想同缜密审慎的建筑逻辑放在一起,充满了生动有趣的张力。

父亲张开济是杭州人,但北京的“爷们儿”环境把他儿子基因里的江浙气息压下去了,结果越长大越发现不对劲。

张永和喜欢美食、想学做菜,喜欢街边坐着喝咖啡,喜欢逛逛街看看小店,喜欢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他自认为“精通”的是服装设计,跟夫人一起读时装杂志,最爱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对世界一流服装设计师如数家珍。他同国内的时尚界人士也保持着友谊,展览当天他身上的衣服就出自设计师朋友张达之手,而三里屯洪晃的时尚服装店也由他一手操刀设计。

其实,从建筑到衣着,所有的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

采访接近末尾,工作人员把他的“午饭”递了进来,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薯片和月饼,一边说:“我就是喜欢这些日常生活,住吃穿喝行,都有意思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