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证大 证大系掌门人戴志康:游刃在资本大佬与地产大佬间
他曾是中国最早的私募基金经理,经历了国内私募业发展的数次起落依然风生水起的仅他一人。
“挣钱就是把别人的钱算计到自己的口袋里,我还在继续挣钱,但是技巧不值得吹了。就跟强盗讨论自己的偷盗本领一样,有什么好谈的?”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向《英才》记者反问道。
就在四个月前,上海证大集团以92.2亿元夺得外滩金融城核心区地块,一家民营企业PK掉了很多知名地产商联盟,成了上海外滩的“新地王”,戴志康和他的上海证大集团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
戴志康曾是中国最早的私募基金经理,在经历了国内私募业发展的数次起落,却依然风生水起的仅他一人。1999年股市达到高潮时,戴志康全身而退,登上了房地产业急速发展的快车。八年时间将自己的财富由0变为10亿,再用六年的时间将财富由10个亿增至100个亿。
十年金融,十年地产。从海南到上海滩、从资本市场到房地产市场,几次华丽的“转舵”,让戴志康在“资本大佬”和“地产大佬”这两个名号间穿行得游刃有余。然而,伴随财富和名誉而来的却不是成就感,而是他内心的彷徨和困惑——“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劳累和辛苦,我奋斗不是为了不辛苦吗?现代化之后,人们就真的幸福了吗?经济发展了就能代表社会进步吗?”
在戴志康看来,现代化把人变成了经济结构中的某个功能,很多人把挣钱当作了终极目标。而钱只是社会力量的一种体现,一种掌控,这个力量应该向着正确的方向。
“作为掌握着这些力量的商人,应该去体察社会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从而跳出企业家自身的阶级利益局限,引导人们去做正确的工作。”这两年,戴志康开始痴迷于这方面的思考,痴迷于做一两个能体现文化追求、引导人们正确生活观念的商业地产项目。
“刚拿下的上海外滩还得我去弄,我要把外滩的气氛变一变。我相信我做的事情是能够有影响的。”从九间堂到大拇指广场,从水清木华国际公寓到五道口金融广场,戴志康都高举着文化、创意的大旗,并以此来与传统商业地产概念划清界限。
即将竣工的上海喜玛拉雅中心,也是戴志康又一个新尝试——产业地产。喜玛拉雅中心不仅拥有一个高端酒店品牌、全球首家开放博物馆,戴志康还欲将其打造成中国潜力品牌的孵化器,为众多中国制造的品牌成长提供一个走向世界的舞台,并为世界品牌提供一个本土化的平台。
如今的戴志康,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个新的追求:儒商、企业家中的思想家。“千城一面高楼大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一个社区建设者、城市建设者和社会建设者。”
玩的是商道
“香港没有李嘉诚,也会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发展出来。香港除了金融、房地产投资外,几乎没有其他产业,完全成了一个投机市场,文化落后的结果是人们过着蚂蚁一样的生活。”戴志康说他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挣钱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情,怎么花钱才能最终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如何花钱是一门艺术。戴志康开始思考把“商亦载道”变成“商品载道”,商人无法分利,但是商人提供的物品却可以让人来消费和享受。
“企业能做到50年就已经很长久了,商人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名声,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字号有多少呢?我们真正看到的老字号能留下来不是商业本身的经营,而是它承载的有些东西能够超越当下,超越当下利益。”
戴志康坦言,不会纯粹为了赚钱而做商业地产,因为不贴近人们精神生活的地产项目,也不可能具有商业上的生命力。“很多人都说,我做创意地产是堕落了,降格了。但我认为,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家是因为挣钱多才变得伟大,企业家都是因为做别的事才变伟大的。”
对于戴志康将文化和地产结合,与戴志康颇为熟悉的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戴志康玩的是商道,他追求的是他的商业行为能够像他在一群穿西装的人中间穿中式长衫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商业利益、商业价值的、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
玩出中国概念
在中国地产界,号召房地产业应该尊重文化的不只戴志康一人。但直到现在,业内对创意地产的评价大都是“不太成功”。
创意地产“曲高和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市场,人们的消费还没到文化、艺术消费那个层次。不过,戴志康却很坚持,“我也不知道文化、创意产业未来能给证大创造多大的价值,我自己先做一个样板,给大家一些初步的思考。”
戴志康坚持的底气来自于九间堂项目的成功。证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九间堂,不仅诠释了戴志康文化传承与地产融合的理念,更为戴志康赢得了建筑界和文化界的一致好评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其实现代人的文化自信已经越来越高了,当年做九间堂的时候,公司内部很多人都反对。大家认为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是没有市场的。因为中式建筑代表落后,代表二流、三流,洋的才是一流。”然而,坚持己见的戴志康成功了。
“我不希望中国所谓的新贵们,将开洋车、喝洋酒当作时髦,对自己的文化历史没有了解和传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理念和大家一起分享。”
即使将来会比较难,戴志康表示依然会做下去。出生在江苏海门的戴志康,最为佩服的人也是来自江苏的红顶商人张謇。
张謇在自己事业飞黄腾达的时候,做了很多社会性的事,诸如办学校、慈善机构等等。“我就是要走张謇的路,我们江南商人有'绅’性,千百年来都如此。文化传承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正好我想到了,就去做了。”
金岩石认为,“悲观的人是因为没有看透戴志康的商业模式。戴志康的创意地产项目,是超越一般商业思维的,他的成功就在于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营造了一个高端的商业环境。他把他的事业和他所欣赏的社区连在了一起。他面对着他的客户群体来经营商业,这个群体的优点就在于它缺乏价格敏感性,这就给了他一个比较高的盈利空间。”
“艺术地产”已成为外界可以辨识的戴氏地产的特色。有评论人士认为,戴志康的难得之处在于虽然不能改变基本趋势,但他至少改变了小环境,做出了中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