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陈省身 有感于陈省身的“黑板”情节(图)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先生已于12月3日晚在天津病逝,享年93岁.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推动了整个数学界的发展,曾被杨振宁教授誉为继欧几里德

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先生已于12月3日晚在天津病逝,享年93岁。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推动了整个数学界的发展,曾被杨振宁教授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更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今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

忘不了他对数学的执着热情,忘不了他对学子的谆谆教诲,更忘不了他倾尽毕生心血追求的“打造21世纪数学强国”的梦想。然而,最使我感慨万分的还是大师浓厚的“黑板”情节。

在大师的中式客厅里,除了缤纷艳丽的贺岁鲜花,最显眼的摆设是迎面墙上一块巨大的教学黑板,先生经常在这里和前来拜访的客人研究数学。他始终认为,做数学的人就应该随时思考数学的问题,随时拿出数学的问题演算推理,所以当他2000年回国定居时,特意在他居住的宁园也挂上一面黑板。

对于他的身后事,老人坦言,他不求扬名,更不用树碑立传,只求把他和他的夫人一并葬在宁园的一座小亭子下,并在亭中挂上一面黑板,让无数的莘莘学子在上面探讨数学的真谛。

大师一生从未停止过思考,90多岁的高龄也阻止不了他手中的笔。他批评有的人做研究过分依赖电脑,“现在很多人只会按计算机了。我不会,我们当时都是拿几张纸,在纸上写,坐着、躺着、看着,想法子去简化式子,改正它的错误。”因而,每每为学生讲课,他都亲力亲为,精心准备。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年过九旬的大师还来到南开数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为在场的数百名学子作了一场题为“漫谈Finsler几何”的精彩学术报告。

相比大师的一丝不苟,孜孜不倦,有些大学教师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汗颜。虽然黑板仍旧是大学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可它已经渐渐退化为真正的“风景”,只是作为一种摆设存在,很少有老师在上面认认真真地写上几笔。大多数的教师都会运用高科技手段准备教案,在网上东抄一段,西载一笔,拼拼凑凑就是一片像模像样的PPT(演示文稿),老师们再练就点侃侃而谈的本领,就可以轻轻松松度过整个学期。

老师们无法身体力行,学生们自然很快掌握其中的奥妙,渐渐依赖这种方便实用的做法,不管是完成作业,还是提交论文,都可以采取捷径,动辄上万字的大作不到几天就可以完成。有些公司深谙其道,也赶紧抓住机遇,大打“某某万能软件”之牌,销售前景一片光明。

笔者并不是反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的确确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有关于精神和思想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还是应该摒弃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踏踏实实的思考,规规矩矩的学习。否则,我们全都依赖现成的文字和前人的成果,总有一天人类的思想就会枯竭,人类的文明也将停止前进。

希望陈省身大师的“黑板”情节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启示和警醒,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不时地拿起遗忘在角落中的笔,找回独立思考解决难题的乐趣。我想老人如果地下有知,也会欣喜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