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的悲喜人生 喜剧大师因何异乡辞世(组图)
1952年9月17日清晨5点,63岁的卓别林携带家眷在纽约港登上英国“伊丽莎白皇后号”豪华游轮,前往伦敦参加自己的电影《舞台生涯》的首映式。
轮船出港时,卓别林与妻子乌娜不禁回头凝望渐渐远去的自由女神像,在清晨霞光中,自由女神像高擎着火炬,仿佛在向他们挥手告别。
第二天,当轮船横渡大西洋时,船上的收音机里传出美国司法部的声明,声明中说美国政府将拒绝卓别林再次入境。这个他居住工作了40年之久的自由国度就这样对他关上了大门。
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Charles Spencer Chaplin,英国籍导演、演员、制片人,从20世纪10年代到50年代红遍全球,是跨越了无声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喜剧大师。那个戴圆礼帽,穿小礼服、肥裤子,套一双巨大鞋子的模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喜剧形象。
这样一位誉满全球的喜剧大师,晚年却远走异乡沦落天涯。他为什么这么不受美国欢迎呢? 他究竟做了什么?
卓别林凭摄影棚的旧衣物 造就流浪汉经典形象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记录,卓别林是1912年随同英国卡尔诺哑剧团进入美国的。他十几岁就进入哑剧团讨生活,一直梦想着能去美国演出。
卡尔诺哑剧团在纽约42街的美国音乐厅连演了六周。卓别林的表演吸引了一位当时还寂寂无名的美国年轻导演,这位导演看到了卓别林扮演的醉鬼,他说,“如果我有一天当了老板,我就要请这个演员来演戏。”
两年后的1914年,Keystone基石电影制片公司在好莱坞创办,创办人正是那位年轻导演麦克·塞纳特。很快,卓别林来到好莱坞,和基石公司签了一年演员合约,周薪150美元。
作为粗鲁滑稽派喜剧导演,塞纳特电影的风格大多直截了当,以追打和扔蛋糕为最常见的戏码,这远远满足不了卓别林的艺术追求。
有一天,卓别林灵机一动,用在摄影棚找到的几件演员的旧衣服给自己设计出一个全新造型:一件还算合身的旧西服,一条实在是太肥的裤子,还有一双明显不合脚的破烂大头鞋,一顶圆礼帽,还有一根莫名其妙的手杖。
别的演员大都身材高大,他们的衣服穿在身高1米65的卓别林身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喜剧片《威尼斯小孩赛车记》拍摄于1914年,这是卓别林为塞纳特拍摄的第三部电影。片中他第一次以日后风靡全球的流浪汉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
就是这部无声喜剧片让卓别林在好莱坞一举成名。从此,流浪汉的形象一直作为他的符号,尽管后来成名致富,但他仍然不改形象。
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的形象风靡一时,他的形象出现在动画、漫画作品中,甚至还有卓别林玩偶,他几乎无所不在。
对伦敦东区的记忆 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
一年合约期满后,卓别林很快转投到艾森那电影公司,周薪涨到了1250美元,外加1万美元的红利。1916年,他又转投到共同影片公司,报酬更是三级跳,到了周薪1万美元,外加15万红利。
从1916到1917年,卓别林为共同影片公司拍摄了12部电影,在这些电影中,他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喜剧风格,而且也开始显示出深刻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