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同志事迹简介 袁隆平个人资料
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出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曾荣获国家发明奖、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何梁何利基金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世界粮食奖等奖励。
袁隆平把社会需要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为了把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不怕挫折、不畏艰难。正是这种社会发展和人类需要所产生的崇高原动力,使他走向成功。
杂交稻震惊全世界
1960年,袁隆平成为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除了教好课,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袁隆平教过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学科,在他看来,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然而,按照传统经典理论,水稻恰恰没有杂种优势,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袁隆平有些不服气。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一株水稻植株与众不同。
怀着好奇的心理,第二年春天,他把收获的这株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表明这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这令袁隆平欣喜若狂,他当即决定跳出“无性杂交”学说的束缚,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然而,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隆平有恒心,一边教学一边继续试验。
1964年7月,袁隆平在稻田里惊喜地寻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1966年2月,袁隆平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首次提出了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培育杂交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这一发现,震动整个农业界和科技界。
不久后,“文革”爆发,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袁隆平不甘心放弃科研,以冷静、超然的态度,为他开展科学试验提供了“庇护”,以他为首的杂交水稻研究小组悄然诞生。随后的6年,袁隆平日出而作、日落挑灯夜读。
在先后用1 000多个品种、做了3 000多个杂交组合后,他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1970年11月23日,根据袁隆平的指导,其助手在海南省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找到一株雄花败育株,发现它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
袁隆平如获至宝,因为这对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来说,无疑找到了突破口。手握比金子还珍贵的“野败”,他没有闭门独享,将“野败”材料迅速分发到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进行协作攻关,用1 000多个品种与“野败”进行1万多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以扩大选择概率。
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恢复系,至此,三系配套难关全部攻克,奠定了杂交稻从理论成为现实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杂交稻培育已经宣告成功。
随着杂交水稻“优势关”、“制种关”的相继攻克,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梦想距离现实愈来愈近。
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 1976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震惊了世界。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由衷地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三系到超级稻完成三级跳
袁隆平回顾自己育种走过的路程,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觉得要加快育种步伐,不能只局限于湖南省,而要到适宜育种的地方去。
1969年冬,他带领学生来到云南省元江县,租住在元江县农技站无人居住的平房里,还租用农技站的水田作为实验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贵种子浸下了水。
经过5个月的辛勤劳动,袁隆平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种子。
从这次开始,每年冬季,袁隆平像候鸟一样,飞向南方,在那里繁殖育种,加速实验。他与季节赛跑,被学生们称为“追赶太阳的人”。
时至今日,袁隆平每年有近1/3的时间留在海南育种。
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举世赞叹。但袁隆平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地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问题,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
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 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在袁隆平两系法杂交理论的启发下,我国两系法杂交高粱、油菜、棉花、小麦等相继研究成功,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全国农业界的目光还没有离开两系法时,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把塑造优良的株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
经过5年攻关,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也将在2010年提前实现。
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再一次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各国水稻专家纷纷向袁隆平表示祝贺,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中国人的“饭碗”让世界放心
袁隆平不仅时刻守望着国人的“饭碗”,世界人民的“饭碗”也装进了袁隆平的心中。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美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多年来,袁隆平怀着“造福世界人民”的宽广胸襟,7次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家指导发展杂交水稻,20多次举办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技术骨干500余名。
在袁隆平的倡导和建议下,“杂交水稻外交”正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在东南亚、美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
袁隆平乐观地估计,到2010年,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 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能养活将近1亿人口。
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还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且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让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领先美国20多年。
在科研实践的同时,袁隆平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自1966年发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以来,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在国外发表12篇;出版专著7部。在很多学生和同行看来,袁隆平是世界级的大科学家,他对科学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袁隆平不仅思想开明,而且意识超前,他主张建立起分子育种室,并不遗余力地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先后输送多名年轻科技人员出国或到香港深造。
在袁隆平的培养和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起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