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梁帆 梁从诫与前妻周如枚 梁从诫的女儿梁帆 梁从诫周如枚离婚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著变……雪花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又一次读到了这温暖的诗句,是在一个新的版本里―――《薪火四代》。
《薪火四代》是梁启超、梁思成、林徽音、梁从诫、梁帆的家族文学聚会,是梁家四代人作品的精选,由梁从诫先生精心编选。正如印在书的封底的这段话所说的:“梁氏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将其四代人的作品精选于一个集子中出版,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一个家族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对于认识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后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聚一家四代的作品于一炉,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这是家族的视角,这是历史的视角,这是文化的视角,这是知识分子精神传承演化的视角,这也是中国近代至现当代发展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是其他家族传人所无法取代的。
20世纪初,中国于危殆之秋,梁启超倡言开民智、启新学,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变革,“戊戌维新”,功败垂成,但影响遍及千万知识分子。这位“饮冰室主人”著作等身,逾一千万字,是一位真正的大学问家。书中梁启超篇收有他的《致汪康年书》、《戊戌政变记》、《少年中国说》等二十余篇熠熠发光的大作。
梁家后代薪火相传,人才辈出,为世人所仰所慕。一家中走出三位国家级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他们都是梁启超的后代。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大师,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本书梁思成篇收入的主要是他的建筑学著作,专业的内容以非常好的散文化语言来表达,那种深入浅出中的平和优美,早已有口皆碑。
子媳林徽音是建筑学家,更是著名诗人、文学家,百年来中国最美丽的才女是谁?就是林徽音。在我看来,在林徽音面前,所有所谓的“美女作家”都应该羞愧汗颜才是,如果不服,那好,请看一眼印在封面的林徽音照片,再翻开本书林徽音篇读一遍《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试试。
读过她的名篇《悼志摩》的结尾:“这是什么人生?什么风涛?什么道路?志摩,你这最后的解脱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聪明,我该当羡慕你才是。”我想的是,更多的人该当羡慕林徽音才是。
长孙梁从诫,如今也是年逾七旬的老人了。梁从诫几经波折,创办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致力于中国环保教育及行动至今。本书梁从诫篇所收的除了怀念先人的文字之外,主要是有关环保的篇章。那真是绿色的文字,常青的文字,洋溢着良知和责任感的文字。
第四代“龙的传人”是梁帆,这位出生于1974年的风华正茂的女子,是梁从诫的女儿,现在纽约市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在梁帆篇里读到她的“一滴水的责任”,你就明白她为什么每次回国总是坚持穿着从箱底翻出的当年旧衣,为什么遇到北京干旱就拒用机器洗衣。
1929年梁启超病逝时,胡适挽以联曰:“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读了《薪火四代》,我们知道了“文字收功”以“立言”的重要,而且这种文字天赋延续四代,还真少见。不过,梁从诫说得好:“我一贯不赞同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这是不一定的,每个人都会有他独立的思想的,客观条件不是衡量人的惟一标准,更重要的应该是决定于一个人的主观的条件。
”那么,梁家真正一脉相承的那种社会责任感,该是他人无法比拟的“主观的条件”吧!
梁从诫先生遗体安详地躺在告别室的菊花丛中,头前是三盏酥油灯、一瓶清水和一瓶泥土,它们来自青海三江源。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扎西多杰说,“那里的人民忘不了他,忘不了他对环保事业做出的努力”。
告别室两侧的挽联上分别写着“身体力行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倡绿色文明”。梁先生向右后方回首一笑的照片摆放在正中间,背景是大幅树林茂密的图画,他正像是从画中走出的自然之子。这张像摄于10年前,拍摄者是“自然之友”的会员艾松,在“自然之友”的一次普通工作会议后,他抓拍下了这张照片。艾松说:“洗出来送给梁老后,他很喜欢,还半开玩笑地说,‘最后的照片就用它了’。”昨天,梁先生如愿。
为了从简、从朴,整个告别仪式现场,只用几十条手写的挽联布置,花圈数也仅限于告别室内摆放的6个。所有参加告别仪式的人都胸配白花、手持一枝鲜菊,排队进入不大的告别室与梁先生作别。梁先生的妻子方晶女士、儿子梁鉴、女儿梁帆在梁先生的遗体旁含泪答谢众人。
梁先生年过八旬的姐姐梁再冰女士、梁先生在政协和统战部的诸多老友以及全国各地的环保人士、文保人士、“自然之友”会员也来送他最后一程。回旋百余米长的队伍里,既有青春年少的面孔,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昨天参加告别仪式的人众多,但地上几乎未见垃圾,众人胸前的白花也有专人负责回收。
上午11点多,梁从诫先生的遗体被运往八宝山火化。不少人低头默默流泪,众人自发为梁先生吟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沙尘暴最厉害的那几年,我特别悲观。当大家都在叹气的时候,我看见有一群人在行动,由此了解到“自然之友”。我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天,向梁从诫先生递交了加入“自然之友”的申请。我想,与其叹息,还不如做一点什么。
梁先生虽然是名人之后,但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他在环保上作的贡献。他骑车去政协开会的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连梁先生的告别仪式也是我见过的最简朴的告别仪式之一。
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之一,现任会长。2010年10月28日16时许,因内脏器官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人还是应该有一种精神、有一点追求。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梁从诫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从61岁开始了他“自然之友”的艰辛事业
2010年10月28日,梁从诫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消息传开,北京东城那所朴素的旧式宿舍楼中的家中,挤满了前来慰问和吊唁的人们。梁从诫的儿子梁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父亲卧床不起已经好几年,这次是突然肺部感染继而引发脏器衰竭,他去世时已无神志,所以很平静。
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都用了“梁思成之子、梁启超之孙梁从诫去世”这样的标题,岂不知,这是梁从诫生前最不爱听的一种身份介绍。作为梁思成和林徽音的儿子,梁从诫一生都想摆脱这种名门之后的光环与重负,而以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梁从诫的父母都是建筑学领域的大家,他们自然也希望儿子子承父业。取名“从诫”,就是希望他师从中国宋代的优秀建筑师李诫。然而到了梁从诫考大学时,因为考建筑系的分数差了几分,后来进了历史系。
1958年梁从诫研究生毕业后,曾在云南大学教书,后又回到北京,在外交部研究国际关系,经历文革的动乱和下放。到文革结束后,从1978到1988 年,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参与创办《百科知识》月刊。这是他享受体制内铁饭碗福利待遇的最后一个职务。1988年,时年56岁的他辞职,去民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担任导师(教授)。
“一个人一生会有一个高峰,而梁从诫先生的高峰,却是从他60岁以后开始的”,与梁从诫一起创办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现任“自然之友”理事长的杨东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到了今天,关于“自然之友”早期创立时,四位创始人梁从诫、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激情澎湃地忧患国家的未来的情景,在“玲珑园”开恳谈会的情景,在媒体的描述中已经近乎是一个传奇。那是1993年的6月5日,正是“世界环境日”,数十位知识分子在公园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讨论环境问题——在当时的中国,这还是一个生僻的词语,人们更关心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环保问题似乎还很遥远。
那一天,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康雪也到了现场,她完全被吸引住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环保……这项事业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民族、也不分国界,如此博大,又如此重要,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当时,她也被梁从诫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梁先生讲话风趣幽默,充满睿智”,而且意气风发,热力四溢,用她的一位密友的话来形容,梁从诫当时的状态,就是一副“找到了自己的事业”的感觉。那一年,梁从诫61岁。
从此,康雪的人生被改变,她成了“自然之友”的坚定铁杆,一直至今。
梁从诫,祖籍广东新会,生于北京。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2010年10月28日病逝,享年78岁。
请勿发表恶意攻击国家、用户及工作人员,及广告性质的信息。提倡良性留言氛围。
南都周刊[旧版]
南都娱乐周刊
南都网
奥一网
深圳站
广州站
东江网
飞鸿网
番茄网
南方365
凯迪网
麻省理工《科技创业》中文网
南方日报
风尚周报
南方周末
21世纪经济报道
理财周报
南方农村报
城市画报
名牌
南方人物周刊
云南信息报
商评网
爱连帮
1950年夏,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第一次统一招考新生,我被清华历史系录取。报到那天,我到历史系新生接待站时,一位眉清目秀、举止潇洒的年轻人朝我走来,热情地问了我的姓名后,即自我介绍他也是历史系新生,叫梁从诫(1932~2010),并说我同他分在善斋二楼的同一间宿舍(当时清华本科生都是两人住一室)。
接着他就帮我办完入学手续,提起行李,一同到了我们的寝室。
他的床铺早已铺好,在帮我整理床铺时,他告诉我,他家就住在清华园,父母都在清华工作。我当时一点也没有想到他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的长孙,梁思成、林徽因的长子。这些情况是不久后系里同学告诉我的。他对一般人从来不主动谈自己的身世。从此,我们两人在清华同室居住,同班学习整整两年。
在我们班7人中,梁从诫年龄较小,但在政治上比我们成熟。当时团员还很少,在我们班,他是唯一的团员。他不但政治上先进,学习上优秀,而且待人热情,群众关系很好。
梁从诫由于一家三代都是清华人,在清华园里熟人很多,人脉关系极广。他当时的女朋友周如枚是周培源先生的长女。他们两人的结合,把清华园里曾广为传颂的两组三角恋直接连接起来。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梁思成、金岳霖都喜欢林徽因;周培源、陈岱孙都喜欢王蒂潋(据说当时是某高校校花,后来任清华附中英语老师)。在梁与林、周与王相继结婚后,金、陈两位先生都终身未娶。更令人称颂的是,金岳霖与梁思成一家,陈岱孙与周培源一家,都亲密无间。
解放初期,清华大学实行校务委员会负责制,陈岱孙、金岳霖以及梁思成、周培源等先生都是委员,梁从诫与他们的关系都很亲密。但是他并未从中得到过任何特殊的照顾。这从梁从诫转系未成这件事上可以证实。
梁从诫的父母梁思成、林徽因都是我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这项事业。梁从诫这个名字就寄托了这种期望。原来我国在北宋时期曾出过一个名叫李诫的大建筑学家,他的名著《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学著作。
梁、林将他们1932年出生的儿子取名为从诫,即师从李诫之意。梁从诫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喜好建筑设计。因此,他报考大学时的第一志愿自然是清华大学建筑学系。但由于总分比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低了8分,结果按第二志愿录取清华历史系。他当然深感遗憾,父母也有些失望。
不过,清华历来有一项不成文的传统,即新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自己觉得或者老师发现不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可以申请转到别的合适的专业。
按照过去的传统,以梁从诫的情况,申请转到建筑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从1950年起,大学生也实行统一招考,统一分配。教育部规定,新生入学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转系转学。但对于哪种情况,才属于特殊情况,又缺乏具体标准。
学校在讨论中,有人提出像梁从诫的情况算不算特殊情况。据说,金岳霖先生认为,梁从诫只是总分差了几分,他对建筑学有特殊的爱好和才能,学建筑学可以更好地发挥他的特长,应该批准他转学。
但时任副教务长的周培源先生却认为,梁从诫的情况并不算太特殊。类似他的还有一些,如果都批准,不符合一般不得转系的规定。听说,为此两人曾当面大吵,还拍了桌子。结果,多数同意周培源的意见,梁从诫未被批准转系。
梁从诫于1954年从清华历史系毕业后,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1962年回到北京,在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世界史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梁从诫被诬为“梁三子”(保皇党的孙子、反动学术权威的儿子、修正主义的苗子),进行残酷批斗,后下放到江西某“五七干校”劳动近10年。
1978年才回到北京,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创办《百科知识》及《知识分子》杂志。
1993年,梁从诫创建并领导我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为了环保,他在北京市内活动大多骑自行车,以致一次骑车去政协开会,竟被门卫挡驾。
他为保护云南金丝猴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而向新闻媒体和中央领导呼吁;为拯救濒于灭绝的可可西里藏羚羊而致函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请求设法制止英国的藏羚羊绒贸易。布莱尔当天即回信表示支持,并于次日与他会见畅谈。他多次在政协会上提出建议,将污染大户首钢迁出北京,如今终于实现。由于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卓越贡献,梁从诫曾获得国内外数十种奖项。
梁从诫生前曾自嘲他们家“三代都是失败者”,而且“一代不如一代”。我却认为,他们家三代都是领风气之先,在不同领域都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只是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阻遏,他们的积极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已!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