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的征兆和预防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月23日晚间11点多,音乐制作人马兆骏前往超市购物突然昏倒,送医急救不治,疑因心脏病发猝死.得年48岁       3月4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

       2月23日晚间11点多,音乐制作人马兆骏前往超市购物突然昏倒,送医急救不治,疑因心脏病发猝死。得年48岁

       3月4日下午,台北市大同警分局侦查队副队长冯照明在中和国小运动时突然昏倒,他生前有高血压病史,疑因天冷,加上剧烈运动,心脏不适猝死。得年50岁

       3月4日下午知名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廖维德在篮球场上打球突然昏倒,送医急救不治。生前疑胸闷不通。得年36岁。

       3月25日清晨科技新贵黄金明参加国道马拉松半途猝死。得年32岁

幸运的例子

       3月3日 台北荣总外科部主任魏拙夫登山后返家途中。因冠心病发生在路上求救,随后被送上救护车急救得宜保住性命。--63岁

猝死的定义?

      猝死”也叫急死。看来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

      关于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长定为“猝死”的标准,各家意见不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6小时以内。

       “猝死”的高峰则是在发病后一小时内,因此一些心脏病学家认为发病后一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标准。

为何会猝死?

        所谓的“猝死”是指发病内1小时内突然心因性原因神志丧失造成死亡,猝死个案多半是青壮年男性,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猝死个案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都是“冠心病”,其它原因有肥厚性或扩大性心脏病变、心肌炎、心律不整等病症。而死亡的直接因素是急性心室性心律不整。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猝死来得突然,可能是在睡眠中、休息中或是轻度运动或活动中,突发心跳骤停而猝死。也可能在剧烈运动、精神压力、情绪激躁、暴饮暴食、过度劳累、过冷过热等情况下,突发死亡。

部分冠心病猝死者在发生死亡前,会出现胸痛、胸闷、心律不整、全身不适、气喘、恶心、头晕、冒冷汗、心脏衰竭等征兆;有些病人没有任何征兆。

猝死会遗传吗?

         猝死可能会遗传。2004年,台大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赖凌平在台湾医学会年会报告猝死相关基因;赖凌平曾为一对经常因为剧烈运动而昏倒的父子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发现父子两人均带有遗传心因性猝死基因变异成为猝死的高危险群。

       赖凌平在台湾医学会年会上报告,遗传性心因性猝死属于显性遗传;如果爸妈带有基因异常,遗传给下一代的机率将是1/2。

       赖凌平建议,家族成员中曾有人昏倒或猝死,或自己曾有不明原因昏倒者,应该由心脏科医师评估心电图是否正常;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相关检测,确认自己是否属于有家族遗传的变异基因,尽可能预防猝死。

过劳死=猝死?

        一个人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甚至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这种疲劳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低烧、咽喉肿痛、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而且,非常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很可能就是其它病症的先兆。人们常说的“过劳死”实际是长期过度的劳累,引发人体心衰、肺衰、肾衰、心肌梗、脑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

这种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与一般猝死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些病的潜在性使过劳者忽略,以至酿成严重后果。但若没有过度劳累这个诱因,猝死可能就不会发生。

四类症状出现可能会猝死

          对于猝死高危险的族群,预防性健康筛选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一般民众熟知的家族病史掌握;例如家族中是否有猝死、早发性的冠状动脉心脏病的直系或旁系血亲,还有对于自身身体状况的随时掌握。特别注意是否有运动中甚至是无预警发生以下的不适症状:

1.喘,意即所谓的“气促”。

2.头晕,表示心脏输出血量不足。

3.心悸、心律不整。

4.胸闷。

四种危险生活习惯也可能会猝死

1.情绪过度激动:因为在强大愤怒的情绪下,心脏的负荷瞬间加大可能诱发心室颤动而猝死。

2.抽烟及刺激性饮食:抽烟才是最危险的因子!避免抽烟更重要。

3.睡眠太长或太短:经常熬夜或嗜睡将使人体的内分泌被打乱,心脏也无法得到休息,猝死机率随之增加。

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时数长,研究指出长时间压力下罹患心脏疾病的机率增加3~5倍。谁可能会猝死?

       有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症候群、胆固醇过高症、个性偏积极好动、倔强、易冲动、情绪急躁,有抽烟者要特别留意冠心病猝死。

       一般民众发生猝死的机率约千分之0.5~1。但如果是心肌梗塞族群则有30%的发生率。

       曾有猝死经验被救活者,日后再发的机率也高达20%。心室功能不好者,或是心衰竭的患者,猝死机率高达15%。

        青壮年男性心因性猝死者,几乎生前都身强体壮。健康情况无明显异常,他们不像老年人那样重视疾病的讯号,平日也没有定期做健康检查的习惯,因此无法提早发现先天性或是后天心血管疾病,以致突发猝死意外。

猝死Q&A 

Q1.猝死发生时,旁人常犯哪些错误?

喂水、喂食予病人:病人在紧急状况是,通常是倒卧在地上甚至失去意识,此时给水、给食物很容易噎到气管及造成吸入性肺炎。

为病人放血:很多人尤其发现家人疑似中风时,第一件会做的事就是为病人放血。目前并无医学研究证实放血对心肌梗塞否有帮助,但先不管它的好处,基本上当你在放血时必须去找针还要消毒己经浪费很多时间了。而且随意放血也可能造成病人更深的不安、恐惧和痛苦。

回房休息:很多人遇到紧急状况不管是自己这是别人,都有“休息一下”就好了的错误观念。有时没有向120求救,让病人回房躺下休息、睡觉,往往错过急救黄金时问,发现时已经延误病情了。

Q2.直接载猝死对象到医院,较快?

        这样做其实有风险,因为或许你自行开车比120来得快,但救护车上面有急救设备;包括氧气筒、有点滴、有电击器等,还有专业人员且有无线电可直接连络医院。综合这些原因,其效益一定会比你直接载到医院来得高。

Q3.一个人在外面时?

(1)在还能说话且清楚目前所在地点时,拿起手机拨打120告知地点及衣着颜色,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休息(路边座椅﹑台阶等,千万不要待在马路边以防交通意外),静待救护车到来。

(2)没办法自己叫救护车,最好的方式就是求救。一般人会因为过于不舒适慌乱地拦车或拦路人,由于治安不好诈骗集团横行,一般人怕惹上麻烦都会迟疑帮忙,这么一拖反而延误了就医时机。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走到有人的地方,请对方帮你叫120,尤其是在濒临猝死时,很容易失去意识,藉由别人的帮忙打120,能清楚告知所在地点,缩短救护车到来的时间。

Q4.一个人在家时?

(1)拨打120告知地址。

(2)把家里大门打开,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休息,静待救护车到来。

(3)如果可以的话,自行走到电梯旁等待,也可缩短救护人员搜寻求救者的时间。

Q5.当身旁的人濒临猝死时?

(1)拨打120告知地址(有目标明显建筑更好),如果是自己的定人或朋友,叙述一下这名病人是否曾患有重大疾病,比方心脏病,这样做可以让救护车在到来的途中,透过电话联络就地的医院,让医院先做了解并准备。

(2)为病人施行CPR。对于陌生人,如害怕被传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这时就不需要太在乎一定要做人工呼吸,直接施行压胸动作,对病人一样有很大的帮助。

(3)如果可以的话,走到明显处等待并导引救护车,也可缩短救护人员搜寻求救者的时间。

Q6.如果我是发生猝死的危险族群时?

(1)重大病史小卡片。

(2)心脏病患者:随身携带舌下片(硝基甘油舌下片)。

(3)糖尿病患者:方糖或砂糖。

(4)气喘病:支气管扩张喷剂

最后,再次提醒:出现这四种症状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