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名言 《邓稼先》获得第13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8月29日晚揭晓。引人注目的是,从本届华表奖的提名影片名单来看,正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主旋律影片在数量上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人物传记片在主旋律中唱了主角:《铁人》(中国版 美国版)、《大河》、《潘作良》……其中表现科学家的传记片就有两部:《邓稼先》和《袁隆平》。
其中,著名爱国主义史诗电影《邓稼先》在获得广电总局60部献礼片首批10部推荐影片资格、第16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后,又作为江苏省唯一“种子选手”,从1000多部国产影片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杀入华表奖前20名,并最终获得第13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
由《邓稼先》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主旋律影片也在探寻自身的出路。《邓稼先》在“教育意义”、“成本回收”和“宣传地方”上取得了多重丰收,为主旋律影片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出品方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广播电视台、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电影频道的不懈努力,《邓稼先》得以在今年5月份入选广电总局60部第一批10部献礼片,避开了第二批30部献礼片扎堆的尴尬局面。华夏电影公司集合了全公司的力量,与各大院线“友情”交换资源,把全国按照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混合搭配,在公司内部分成AB两组,两组竞争发行影片。
在众多英雄人物中,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身份显得格外特殊。正是由于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不计成本的牺牲奉献,中国才在最关键的时期,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有了原子弹和氢弹,中国在面对美国的核威胁,才可以勇敢地说“不”。
如果中国错过了“禁核”条约实施前黄金时期,再研发原子弹所受到的国际压力,不会低于当今的朝鲜。华夏电影公司在宣传影片的时候,正是打着“首次揭秘中国脊梁”的招牌,再加上巫刚、刘蓓和香港演员汤镇宗的真实表演,使得《邓稼先》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积极寻找主旋律的新路
“邓稼先不是常州人,可是常州人认邓稼先!”广电总局电影局巡视员、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谷国庆这样评价电影的出品方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广播电视台的投资意识。常州作为地级市,是江苏省的“影视大户”。几乎每年都能拿出几部电影和电视剧。前几年参与制作的电影《我要做好孩子》获得了铜牛奖。
《邓稼先》是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广播电视台第一次深度参与运作的电影。对于主旋律的票房和市场,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常州人非常“拎得清”。常州市委常委、常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接受了记者的访问。徐缨表示,一方面,他们明确主旋律影片的终极目的是宣传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而商业影片最终目的是市场票房。
所以,主旋律影片跟商业影片拼票房是行不通的。正因如此,主旋律影片才需要政府作出导向和扶持。另外一方面,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电视台也在积极寻找着主旋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大片《乱战》中未被淹没
《邓稼先》的上映日期选择在今年5月,在《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和《铁人》等几部大片的夹攻下,《邓稼先》因其内容的独特性和发行的灵活性杀出一条血路。买断、分账、全国不定档期发行等一系列举措让《邓稼先》在几部大片的乱战中非但未被淹没,反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清新之路。
与此同时,常州市委宣传部还积极结合电视、网络、平面等一系列媒体全方位立体地宣传影片。从5月份举行的江苏首映式截至发稿,在江苏省内,已经有几千个村镇乡以10元以下的票价观看过这部影片。
《邓稼先》不仅推翻了“主旋律不挣钱”的偏见,更激发了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广播电视台进一步投资主旋律影片的信心。目前,常州市委宣传部已经决定投拍下一部主旋律影片,把许多社区警察的故事综合到一个人物身上。徐缨说:“我们在主旋律的商业性上不断地微调,力图让主旋律通过不断接近观众的目的,来接近市场。《邓稼先》给予常州的宝贵经验,比影片本身更加丰富。”
英模人物脱离“高大全”模式
《邓稼先》在核心内容上的创新,是宣传和发行成功的基础。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表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量主旋律传记片纷纷涌现,许多“感动中国”的人物都将陆续拍成电影。今年,中国内地的人物传记片在思想内容和拍摄水准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以《邓稼先》为例,邓稼先一方面牺牲自身学术前途,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伟业,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具有农民般朴实性格的科学家。英模人物脱离了“高、大、全”的固定模式。
《邓稼先》与它在华表奖中的“竞争对手”《袁隆平》相比,两个人都是世界顶级科学家,一个浪漫热烈,一个内敛温和,都极具个人魅力。饶曙光说,以前的“英模人物”强调与国家同步的“公转”,而《邓稼先》的过人之处,在于影片不但把复杂的“公转”写好了,邓稼先的“自转”写的同样精彩。
比如邓稼先因工作与妻子许鹿希聚少离多,二十年后终得相见的一幕。还有邓稼先路过天安门,嘱咐警卫员,自己过世以后,希望他常来看看等情节。影片不仅仅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辉煌伟业,更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一个老人的孤独感。这些情节,使人物更加立体丰满。
《邓稼先》的导演王冀邢十多年前拍过《焦裕禄》,对于主旋律人物传记片的变化,王冀邢有着更深的体会。十年前,他曾想把邓稼先和杨振宁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对比着来写。十年后,他决定把邓稼先作为故事的主线,杨振宁“退居二线”。王冀邢认为时代变化了,与当今的观众价值观的问题,比单纯对比个人命运更有意义。 本报记者 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