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清华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李松蔚举办名为“焦虑与应对之道”的讲座

2017-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4月15日晚,应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邀请,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李松蔚在北大二教407作了名为"焦虑与应对之道"的讲座.约150位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李

2014年4月15日晚,应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邀请,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李松蔚在北大二教407作了名为"焦虑与应对之道"的讲座。约150位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松蔚曾在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担任咨询师。目前,他在心理咨询中倾向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亦在接受创伤治疗的连续培训,多年致力于焦虑的相关研究。焦虑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但过度的焦虑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危害,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社会功能。

李松蔚以自己十多年前作为本科生就与焦虑"结缘"的故事拉开了讲座的序幕。他先从焦虑的起源讲起,提出原始人面对危险时会产生战斗、逃跑、僵硬或屈服等反应,并详细讲述了6大焦虑源。接下来,李松蔚围绕"适应意义"和"焦虑的危害"的区别,给同学们进行了关于"焦虑的影响"的精彩讲解,并指出:焦虑是一种非常适应性的情绪,是对潜在危险做出反应的能力。

焦虑所引起的能量迁移往往从消化和免疫系统而来,一旦焦虑延长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反应。

随后,李松蔚又提到了"今天的焦虑源",以金钱、人际关系、健康等方面举例。他总结道:人生应对危机时的理想状态,是面对危机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在危机结束后回归到正常的反应水平。但是,事实上,很多人都无法回归到正常水平,这就导致了焦虑对人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此外,李松蔚还在讲座中穿插了多段心理学相关的插图和小故事,比如"与完美主义者的辩论"、"动力是如何变成阻力的"、"时间窃贼的故事",指出必须要接受这个世界可能会有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可能会被生活说服。当工作或学习的动力越大时,导致的焦虑就可能越大,也就越可能会变成阻力。

讲座最后,李松蔚与同学们分享了焦虑的应对之道:对待焦虑不能一律否定,需要在焦虑与放松之间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一个点。只有当自己接受"时而焦虑"和"时而放松"的程度时,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焦虑程度。越想要放松,其实会越焦虑。

本场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李松蔚互动,李老师给现场观众提供了丰富而专业的心理知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