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画派的创立者钱松岩山水画赏析
钱松岩(1898—1985),笔名芑庐主人,江苏宜兴人。生前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1957年从无锡调江苏省国画院,其后随傅抱石等江苏画家长期深入生活,足迹行遍大江南北,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为新"金陵画派"革新山水画的主将。他以诗思、书意融入画法,常用秃笔中锋,以稳健、凝重、沉着、浑厚为典型特色,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
1949年之后,钱松嵒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主动地深入生活,真诚地歌颂新时代。1960年钱松嵒被任命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及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同年9~12月,随江苏省国画院工作团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
钱松嵒与傅抱石一行来到四川重庆瞻仰了革命纪念地红岩村,他便产生了创作《红岩》的念头,但由于时间仓促,只画了几张不同角度的写生稿。此后的两年间他画了上百幅草图,创作了数十稿,最终放弃表现一些零碎的现实,夸张了红色岩石,强化了鲜明的主题,最终创作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红岩》。
《红岩》在创作手法上以白描画芭蕉,使红、黑、白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产生了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这是传统画法表现革命题材的一个成功范例。钱松嵒成为傅抱石"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观点强有力的证明。
钱松嵒山水画 《红岩》中国美术馆藏品(碎片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