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家变 王文兴:“半路出家”的大气环境研究先行者
走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的实验室,只见王文兴正和几个年轻人讨论实验,眼前这位耄耋老人精神矍铄,讲起科学问题来思路清晰。
可没想到,脱下白大褂,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时,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竟有点“语塞”了:“我非常惭愧,没给国家做多少事。”
事实上,在6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干了不少事情: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参与创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次计算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的历年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地理分布,首次观测得到全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地理分布,率先将量子化学研究方法引入环境化学领域……
知天命之年找到科研立足点
中国人常说“五十知天命”。可王文兴“转行”环境科学时,已年过半百。
“要是我们50岁,肯定没这种动力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感慨,“王院士那代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从大学毕业到1966年,王文兴一直进行催化研究。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王文兴年富力强,科学事业有了良好开端的时候,由于“文革”和工作变动,王文兴脱离专业十余年。
直到1979 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决定建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机会终于到来了。”由于王文兴的科研工作背景,他被借调去作为建院负责人之一,参加该研究院的筹备工作。从此结束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流浪生活”。
大气环境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物理化学是它的理论基础,而气固相催化与大气环境化学密切相关。于是,王文兴找到了自己科研的立足点。
王文兴边抓建设边搞研究,“住在临时工棚里,冬天很冷,晚上都得戴着帽子穿着棉衣睡觉,虽然条件艰苦,但不到3年就拿到1个国家二等奖”。
大气环境研究严把数据关
回顾过去,王文兴更看重的,是自己的研究带来了多少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文兴先后研究了光化学烟雾、煤烟型大气污染和酸雨这三类我国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
王文兴是“七五”“八五”“九五”酸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组组长,15年间,他领导、组织、实施并亲自参与现场观测和实验研究工作,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酸雨监测,看起来很容易。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监测数据不可用、不敢用,就是因为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柴发合说,而王文兴在我国酸雨监测的质量控制方面开了先河。
王文兴把科学数据的质量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他设置了几百个点,都是通过了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他给出的第一张全国酸雨分布图,是当时最权威的。”柴发合至今牢记王文兴说过的一句话:实验过程很重要,而能不能拿到一个真实的数据比过程还重要。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一等奖。鉴于单位第一和个人第一不能归属同一个单位,王文兴毅然决然选择单位第一。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的他,在国家一等奖的获奖名单中排名第二。
他淡淡地说,参加酸雨项目的工作人员多达数百人,研究工作是由团队集体完成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
对科研仍有未实现的理想
无论同事还是学生,都称王文兴是环境科学界的“常青树”“不老松”。
2000年以后,作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学术顾问,王文兴主要“参谋”工作。“而我的兴趣还是基础研究。”于是,王文兴来到母校山东大学,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
“应用一般化学反应装置和光化学烟雾箱费时、耗财,也很难得到化学反应基元过程的细节。”王文兴注意到量子化学计算的巨大潜力,于2004年请来张庆竹教授,率先开展了量子化学计算在环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数十年如一日,王文兴一直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
“只要身体有条件,国家有需要,能做点就做点,继续发挥余热。”王文兴觉得,自己跟其他老科技工作者一样,对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都有未实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