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将军 张藩 文武双全的布衣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张环继,曾用名张伍成。1909年2月2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为市)张家坊区月形村(今张坊镇守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入私塾,半年后入乡里良源小学改读新学。11岁父亲病逝后辍学,拜篾匠师傅学艺。
13岁起当挑夫持家。艰辛的青少年时光,使之性格倔强,不畏强暴,早于1926年北伐进军湖南,家乡掀起工农运动时,就参加了乡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面对白色恐怖,曾串连20多名挑夫组成“扁担队”,扶困济贫,伸张正义,在张家坊一带颇有影响。
后在平江起义影响下,参加赤卫队,投身斗地主、打土豪斗争。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曾率浏阳赤卫队第3团随红3军团攻打省城长沙,战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后任湘鄂赣省少年先锋队队长、鄂东南道委少共书记、中共鄂东南道委代理书记、湘鄂赣省反帝大同盟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6军团第16师48团政治委员。
红军主力长征后,在湘鄂赣边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湖北阳新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1团副营长、团副参谋长,新四军先遣支队1大队副大队长。1939年调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参谋长,随部北渡长江,参与指挥郭村战斗,参加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后任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参谋长,参与指挥所部参加黄桥战役。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副旅长兼参谋长,苏中公学副校长,第1师兼苏中军区参谋长,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华野军工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在山东沂南成立、被调任政治委员,后任华野第11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29军政治委员,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留任该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和战役法教授会主任,副教育长兼科研部部长、副院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曾被送到湖北襄樊卫东机械厂参加劳动。1972年11月恢复工作,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1975~1981年任兰州军区顾问。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3月2日在南京逝世。 故事
父亲张藩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就拿起了谋生的扁担,由于不堪忍受剥削阶级的压迫,毅然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时期,父亲曾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湘鄂赣红十六师四十八团政治委员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根据地坚持敌后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一师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苏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委员,二十九军政治委员等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先后担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副院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顾问等职,为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父亲一生转战南北,战功卓著,但是父亲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居,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始终保持了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淡然心态,大家都称他为布衣将军。父亲虽然去了,但父亲那种“布衣 将军”的品格和坦然胸襟依然印在我的脑海,成为我永远的精神财富。
父亲出身贫苦,与劳动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他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知道群众疾苦,更清楚如果离开群众的支持和参加,无论共产党还是红军都将一事无成。在游击战争最艰苦的阶段,父亲和红军战士几个月吃不上一顿饱饭,是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送来了米和盐。
每次谈到这件事,他都感慨万千,说共产党打天下,是为了群众,也是靠的群众。他经常给我们讲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说红军在战争中经常得到群众的帮助和掩护,红军战士也是纪律严明,处处爱护群众。在一次新四军重要的战斗郭村保卫战中,有一位女地下党员历经艰险,给他们送来顽军动向的重要情报,使父亲等人再次感受到群众就是他们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