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为什么会写边城 为什么沈从文在《边城》中说“一切都那么静寂”?
谢邀,之前一直没上知乎,希望回答还有帮助。
首先就从艺术效果上谈谈为什么多次出现“静寂”,“静寂”其实是一种很情绪化的表达,它承载了作者自己许多的情感积淀和入眼的观感。它所渲染的是湘西这样一个地方的“牧歌”气氛,同时也是对叙事时间的一种延宕,边城中的叙述实际上是很缓慢的,这是沈从文的一个梦。
不过要更好的理解“静寂”的内涵,我们似乎还得追问这个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梦,“ 1933年9月,一对师生,沈从文与张兆和,从青岛来到北平,结束多年爱情的长跑,终于结成伉俪。然新婚不久,沈就接到湘西的来信:言沈母病急,速归。
于是,沈从文不得不离开妻子,踏上归程,沿河而行,走进阔别了十余年的故土,不过也正是由于这次返乡,使得他对作品中的湘西山水人事则有了更深的思考。 ”而《边城》的写作正是在他返乡看母的前后完成的,可以说,这种“静寂”其实包含了太多内心的折冲与情感的喧嚣,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的最后其实并不圆满,不是一个叙事的闭环,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并且充满了宿命式的悲剧意味,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另外,沈从文其实对声音也是情有独钟的,且这些声音都有着湘西独特的风情与纯粹,如牛羊的叫声,市集的喝买声以及各式鸟的鸣声。若说“静寂”更多的是关乎孤独与忧愁,那他对声音的热衷就是一个出口,用以缓和自我与外界的僵持以及内心的折冲,如在《从文自传》中,他将自己叙述成一个贪玩逃课的人,喜欢学鸟的叫声,喜欢去市集上听各种声音,而这处处体现出沈对声音近乎偏执的热爱。
记得沈从文曾记述过因贪玩而被罚进谷仓的事实,他说自己在那个小小的天地中,整日听着外边淅淅沥沥的雨声,反是将自己的思想扩大了,训练了对于声音与孤独的敏感。
或许沈从文对于声音的执著即源于此,这些原初的意象与声音以深深的烙印参与到沈的主体性建构之中,同时也以印象的方式不断的在作品中得到审美的再现。
而就在这一次又一次对声音的描述中,无一不将作家自己代入到过去的梦里,并使得这种忧愁感不断地在“对话”中得以释解。沈从文曾这样写,“一切声音皆像冷得凝固了,只有船底的水声,轻轻的轻轻的流过去。……水手在烤火,在默默的烤火。”多有质感的画图,这不是同情,而是有着一种去尽繁华后的悲悯和猜透生命本来的怅然。
也正因此,沈从文似乎对音乐也情有独钟,尤其是贝多芬的,我想其中《命运交响曲》所茹括的悲悯感应该与沈从文的创作情绪是相通的。建国后,沈从文虽基本放弃小说的写作,但其实只要阅读他此时的许多书信,就发觉他依然情感充沛,有着不凡的笔力,好些书信都属散文佳构。
其中有篇是讲“有情”与“事功”,这里的“有情”其实即指的文学作品,他例举了庄子和司马迁,他们作品中所浸洇的情感并不随时间逝去,至今也依然可引人理解与共鸣的。
沈从文说他自己想起了创作《边城》时那杜鹃的啼鸣、翠翠的声语,沈从文通过这些声音的回想,实际是在复原一个世界,一个他曾耕耘数十年的世界,那里有美丽的忧愁,有各地的云,各地的桥,爱过的人,受过的苦,却都一一远去了,尽管他并不愿放弃,然岁月幽折,似乎什么都打住了,不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一种“静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