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林的老婆 贵州电视台副台长杨茂林:用宏观的视野微观的心来做新闻
编者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时候,杨茂林这三个字在我心目中,已经和英雄一样的人物画上了等号,他在“天下第一险洞”拍摄到的瓦斯和煤尘突然喷发这一惊心动魄的画面,不仅赢得了现场工程建设者们的钦佩,也赢得了同行们的掌声,当这条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后,央视的同行们这样评介:“这条新闻是贵州台的弟兄们玩命玩出来的”。他很多专题片的拍摄在精彩的同时,更多是一种思考。
采访杨茂林老师的时候,他总是面带着笑容,娓娓道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讲到危险的时候也仿佛在叙述着别人的事情,那么不紧不慢,他用一颗细腻的心描述着他心目中的无限壮美,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无限的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贵州电视台副台长杨茂林,一起用感动收获希望……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贵州电视台副台长杨茂林接受本网专访 冯振宇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传媒人物专访,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贵州电视台副台长杨茂林。杨老师,您好!
杨茂林: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杨老师,我看过您的新闻专题《田沛发》,不光被评为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更使得田沛发这位朴实的乡村教师舍生忘死办教育的感人事迹为人们所熟知,成功塑造了人民教师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先进典型形象。您当时是怎么选择这一选题的?
杨茂林:对于这个选题我当时可以说是一个迟到者,当时已经有很多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对田沛发事迹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样的节目,我到现场后感觉到来晚了,新闻的时效已经过了,大有那种炒冷饭的感觉。但是在后来深入的采访过程当中,让我逐步对这个题材充满了信心,因为我发现了我和其他媒体所报道的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闪光点。这样的发现来自于在采访深入的过程当中,当时田沛发所在的家乡是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水的非常贫困的山村,我们要进去采访必须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为了保证供电我还自备了发电机。在和田沛发老师相处的过程当中,我每天和他生活在一起,他工作我也跟着,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田沛发。
他挺身而出,保护学校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自己被砍成了重伤,自己的大儿子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新闻事件很多媒体已经报道过了,但是多数媒体感兴趣的是发生在学校里面的凶杀案件。因此我们媒体报道出来的田沛发,是一个因为失去了儿子非常伤感,非常痛苦,经常流着眼泪的形象。但是我在和田沛发老师相处的过程当中,我发现田沛发老师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是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田沛发,特别是对他的学生和学校充满了感情的田沛发。
因此,我着重报道了一个坚强的、开朗的、对教育事业非常热爱的田沛发,这部《田沛发》获得了第六届中国电视作品一等奖,我觉得只要能够深入下去,能够和采访的对象打成一片,坚持不懈地用这种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作风去采访,是能够完成好的作品的。
主持人:现在很多年轻记者比较浮躁,遇到了类似这种炒冷饭的新闻就不愿意去做了。
杨茂林:是这样的,现在一些年轻记者有的采访就是利用现代的传播手段,通过QQ、彩信等就完成了采访和组稿的工作,我认为这种作风是不可取的。作为一个记者首要的还是去要深入采访,要贴近我们的老百姓。“三贴近”不是要停留在口头上的,要贯穿到工作当中去。
主持人:我记得您为了全面反映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修建难度最大的工程——南昆铁路工程,近一个月您都肩扛着摄像机沿着南昆铁路贵州段翻山越岭,您在现场拍摄到的瓦斯和煤尘突然喷发这一惊心动魄的画面,被央视的同行们评价为:“这条新闻是贵州台的弟兄们玩命玩出来的。”您当时在现场,肩扛着没有防爆装置的摄像机拍摄时,心里没有一丝担心吗?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杨茂林: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我第一次下隧道的时候被当时那种恐惧给吓着了,一个镜头都没拍成,但是我又被工程建设者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我一定要把他们这种工作精神反映出来,这就必须和我们的工程建设者去一线近距离地观察和接触。
我当时去的这个隧道叫家竹箐隧道,整个长度是4990米,是一个高瓦斯隧道。我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停电,瞬间瓦斯报警器就鸣叫起来,因为我们的摄像机是不防爆的,只要有一点火花就洞毁人亡。但是我又非常想拍,第一次没有拍成,后来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反复了多次,当时隧道还在施工,进一个隧道至少要三个小时。
那个镜头拍出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工程如此艰难,确实是非常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情,我下去以后发现很多的工人师傅都很朴实。
我问这些工人工程完成以后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们的要求非常简单,就要求进行一下体检,因为他们长期在这种高温、高粉尘、高噪音的环境当中施工建设,身体肯定受到了损害,当时我感觉他们非常的可爱,所以我自己冒一点险,去把他们这种忘我的精神反映出来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