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守护丁玲作品和人品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丁玲去世的二十年也是陈明忙碌的二十年.髦耋之年却壮心不已的老人坚持伏案工作多年,陆续整理出来的丁玲书稿字数惊人.他是丁玲的最后爱伴,也是丁玲的研究者-本刊记者/

丁玲去世的二十年也是陈明忙碌的二十年.髦耋之年却壮心不已的老人坚持伏案工作多年,陆续整理出来的丁玲书稿字数惊人。他是丁玲的最后爱伴,也是丁玲的研究者

-本刊记者/陈焱 特约记者/欧阳海燕

"你再亲亲我!"这是20年前的3月4日弥留之际的丁玲向自己的人生爱伴陈明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而在这句话之后,丁玲倾吐的那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也足足让陈明搁在心里20年,记忆不曾减退。

有人说,陈明是为丁玲而活。丁玲在世时,陈明是她的保护神,为她的身体、生活、政治生命和文学创作而殚精竭虑。丁玲去世后,陈明又是她的捍卫者,为整理她的遗作而工作,为保持她坚贞纯洁的形象而斗争。对于这些评说,不表态的陈明始终保持着一个固定的背影:只要活着,就努力为丁玲做些事情。如今,由他和新老伴共同整理的丁玲资料已达110万字。

文艺男青年和女作家的相识

学生时代的陈明是个文艺骨干。"一二·九"运动中,陈明是上海麦伦中学的学生领袖、上海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教会学校宽松的教育环境给陈明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陈明跟同学创办了"未名剧社",他任社长,每个学期都要演出一部新剧,宣传社会进步思想。

他们还创办了工人夜校,教师全部由高中生担任,中学时代的陈明就已经广泛地投身于社会教育运动。"去延安以前,我在上海已经出名了。"讲起这段经历,老人神采飞扬。

"30年代的抗日救国运动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陈明说,他跟丁玲最终走到一起是很自然的。1937年,20岁的陈明放弃了在上海商学院的学业,满怀抗日救亡的热情奔赴延安。1937年6月18日,陈明来到延安刚刚一个多月,中国文艺协会举行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活动,纪念晚会的高潮是独幕话剧《母亲》,田汉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

陈明在剧中是男一号,扮演主人公巴威尔(伯夏)。他英俊的扮相、娴熟的表演和抑扬顿挫的歌声,赢来热烈的掌声,这其中就有正坐在台下观众席的丁玲。

8月,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并任命丁玲为西战团主任。时任中宣部部长凯丰秘书的朱光十分欣赏陈明的才华,举荐他担任西战团的宣传股长,参与筹建工作。就这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西战团的队伍里,陈明与丁玲相识了。

9月底,西战团出发,徒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陈明长得瘦小,浑身却充满了活力,他脑子快,主意多,还很会做思想工作。这一切丁玲都看在眼里。她越发喜欢这位年轻的宣传股长,陈明成了她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而陈明对丁玲则是充满敬意。"去延安前,我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只知道她是一位名气很高的作家,现在又是我的领导。她说话直爽,办事痛快,没有一点架子,待人真诚热情,全团的同志对她都很服气。我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人品与水平结合得这样好的领导,因此十分敬重她。"陈明回忆说。

在西战团10个月,丁玲和陈明开始相爱。他们的恋爱也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两个鸿沟(一个是资历,一个是年龄)摆在他们面前。顶不住压力。为了摆脱烦恼,陈明和烽火剧团里的一名女演员闪电式结婚又离婚,最终在1942年2月春节,在与丁玲苦恋五年后结了婚。"她那个时候矮胖矮胖的,穿着军装,打着裹腿"即便事隔近70年,丁玲最初的形象仍让89岁的陈明难以忘却,初次相识的情景仿佛仍历历在目。

影响幼年丁玲的人和事"丁玲曾跟我说,有一件事对她反封建思想的形成特别有影响。"陈明说,"丁玲小时候曾听母亲讲,丁玲有一个她没有见过的表哥,订了亲还没结婚就死了,丁玲的表嫂还非得从娘家嫁到她舅舅家来做儿媳妇不可。

表嫂过门的那天穿着红衣服,戴着凤冠霞帔。丁玲的四姨抱着她表哥的木头灵牌和表嫂拜堂成亲。仪式过后,表嫂入洞房,脱下凤冠霞帔,摘下头饰,然后披麻戴孝,来到堂屋,跪着磕头祭灵,哭得昏死过去。丁玲很难过,说这件事从幼年开始就一直在她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

丁玲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个性意识都较强,陈明说这跟丁玲小时候受到的家庭影响很有关:"丁玲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给她讲秋瑾的故事,也讲法兰西革命女杰罗兰夫人的事迹。因此丁玲常说自己对旧社会很不满,憧憬革命的新社会。"

幼年的丁玲被母亲感染着,五四运动后,丁玲的母亲创办了俭德女子小学,又为贫苦女孩办了一个小的"工读互助团"。到那里去的女孩子不仅不用交学费学文化、学手艺,还可以得到点工资以辅助家庭。"丁玲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与她的母亲是不无关系的。"陈明总结说。"包括后来,胡也频牺牲后,丁玲的母亲毅然承担起抚养他们儿子的责任,帮助丁玲渡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关口。"陈明树起大拇指,"丁玲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还有一个人对丁玲的影响很大,这个人是向警予。"陈明说,辛亥革命前,丁玲的母亲与向警予等七人结拜为姊妹,她们是以救国、以教育为己任的好朋友。除了丁玲的母亲,丁玲最崇敬的人就是向警予。"在丁玲的童年印象里,向警予路过常德时,常常会住在丁玲母亲家里,她们彻夜长谈,谈论国事大事、社会时事。

向警予常向丁玲的母亲介绍一些新书、新思想,对丁玲的母亲影响很大,因此对丁玲也有影响。丁玲曾经对我说,她从小就是在向警予的影响下生活、长大的。当丁玲听说向警予被国民党刽子手砍头时,特别悲痛。"

"丁玲在进步人士的引领下走上革命道路,她这一辈子受了很多苦,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最终能够走到一起,并且共同渡过一段坎坷人生岁月的基础。"陈明说。

至今守护丁玲

89岁的陈明年事已高,但为丁玲奔波的脚步未曾停歇,案头的文字整理也是越垒越高。在老人宽大的书桌台上,厚厚一叠未付梓的书稿整齐地摆放,这是老人用20年写就的珍贵回忆录,如今已进入最后的校对工作环节。

丁玲去世的20年也是陈明忙碌的20年。髦耋之年却壮心不已的陈明坚持伏案工作,陆续把丁玲的书稿进行重整、分类、排序,字数惊人。执著的老人说,只要他活着,就要为丁玲和丁玲的作品说话,"关于她的这些事还没有做完"。

陈明心甘情愿地为丁玲付出,即便是再组家庭(1989年陈明与比他小十几岁的张钰女士组建新家),陈明也不避讳对丁玲的怀念。而心性坦荡的张钰女士也在陈明的影响下一起为丁玲整理起书稿来。对这一点,陈明心存感激:"我老伴很能理解我的感情,她也很尊重丁玲。"

十多年来,张钰女士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帮助整理修改丁玲书稿的篇幅也已难以统计,对此,她仅以一个老伴的心态跟记者说,:"陈明年岁大了,整理资料很费劲,我协助他做一些工作而已。"

陈明与丁玲的婚姻始于64年前的1942年,当时的陈明25岁,而丁玲已38岁,这一搭伴便是44载同舟共济的风雨人生。这段婚姻也成就了丁玲四次婚姻历程中最长的一段。暮年的丁玲,在终于摆脱了坎坷命运劫数后,也幸亏有了悉心的陈明陪伴左右才得以享受人生晚年应得的平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结合是很有争议的。"陈明回忆称,当他们宣布要在一起的时候,诗人柯仲平就问他:"你跟老丁合适吗?"

"当时的舆论压力确实很大,说什么年龄差距大,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是我不管这些,我没有社会地位观念。"这位年近九旬、精神矍铄的老人坚定地认为,"我们两个人结合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上的认同"。

在北京木樨地陈明老人的家中,客厅里摆放着的丁玲照片上,女作家在微笑。她临终前曾嘱咐朋友在自己去世后,一定要帮陈明再找一个老伴。所幸的是,女作家的这个愿望早已实现,可她大概不曾想到,在她离开的这么多年后,仍有两个爱着她的老头老太太为她的作品和人品坚持地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