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简历 邓子恢子女是谁?
原标题:邓子恢简历。邓子恢简历,邓子恢,邓淮生,邓子恢子女
邓子恢 (1896—1972),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福建龙岩人。1913年入龙岩中学学习。五四运动中受到革命洗礼,创办进步刊物《岩声》,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龙岩县委宣传部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暴动副总指挥、第七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七团党代表,领导了闽西农民起义和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
1931年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作,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1935年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领导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加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历任华中军区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领导华东、中原、中南地区的解放战争及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兼中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计委副主席等职,领导了中南地区的土改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
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出了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方针,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意见,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受到不公正对待。
"文革"期间惨遭迫害,因病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1981年3月冤案得到平反,恢复名誉。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邓子恢最重"闽西情"
邓子恢是新中国的农业专家,曾身居国务院副总理的高位。他在农业问题上曾与毛泽东发生过矛盾,但两个人是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闽西的革命岁月中就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情谊。前不久,邓子恢的儿子邓淮生深情讲述了父亲和毛主席的一段交往,并称这一直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邓子恢为病中毛泽东炖牛肉汤
邓子恢与毛泽东的初次见面颇费周折。1929年3月,一直在闽西闹革命的邓子恢闻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经赣南杀向闽西、长汀时异常兴奋,他深知红四军的到来将极大改变闽西的局面,便星夜赶往长汀会见毛泽东。
还没有赶到,红四军又撤离长汀向瑞金进发。邓子恢知道红军神出鬼没,于是写信请求红军入闽,红四军决定重返闽西时,毛泽东也回信要求邓子恢务必于5月22日在蛟洋见面。等邓子恢到了蛟洋,红军因战斗需要又向龙岩推进,一心想见毛泽东的邓子恢马不停蹄又奔向龙岩,最后终于在龙门追上了红四军大部队。
红军官兵平等,凭肉眼很难辨认出谁是部队的指挥员。经多次打听,才见到了衣着简朴,而威名远扬的毛泽东、朱德。首次见面,举止不凡的毛泽东给了邓子恢深刻的印象。
到了1929年6月底,毛泽东不再担任红四军主要领导职务,他来到闽西休养,一蹲就是五个多月,特别是在苏家坡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邓子恢与毛泽东交往甚密,朝夕相处,经常在一起探讨马列主义理论和根据地的建设等问题。
邓子恢为毛泽东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视毛泽东为师长和益友,毛泽东也非常看重邓子恢。那段时间里,毛泽东不但处境不顺,还患上恶性虐疾,身体肿得很厉害,十分虚弱。身为闽西特委书记的邓子恢对身处逆境中的毛泽东非常关心,托人买来牛奶、白糖,每天炖牛肉汤、炖老母鸡为其补充营养,并找来当地最好的医生医治。
邓子恢与毛泽东不以利交、不以势交而是危难之中显真情,这样结下的战斗情谊是最深厚也是最牢固的。
由于邓子恢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毛泽东渐渐恢复了健康。不久,痊愈的毛泽东精神抖擞地重新走上了红四军领导岗位。1934年,毛泽东随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邓子恢留在了南方坚持斗争,两个人不得不拱手告别,这一别就是 12年,直到1946年俩人才在延安重逢,毛泽东高兴地送给老朋友一张照片和一条毛毯。
两位地方同志也一块照吧
邓淮生告诉记者,父亲对与毛主席的这段交往非常怀念,也特别引以为豪。即使后来受到了批评,甚到丢官赋闲,这段感情也没有改变。邓淮生手指一张合影告诉记者,这张照片是1966年8月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的,也是父亲与毛主席最后一次合影。
那天,邓子恢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一次大型活动。活动间隙,他和陈云在城楼上坐着休息。这时几位老帅向在座的毛主席说:"我们想和主席照张相。"毛主席当即答应:" 好啊。"老人家站起身,一眼看见了邓子恢和陈云,便招呼道:"两位地方的同志也一块来吧。"大家站好,摄影师按动快门,珍贵的历史瞬间被永远定格。回到家,邓子恢难抑兴奋的心情,把合影的事告诉了家人,言词中流露着对毛主席的深情。
儿子大胆发问,邓子恢直言不讳
两位老战友在私人感情上没的说,可在关键问题上都很"固执",坚持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闹得很不愉快。早在1955年年底,邓子恢就因农业问题受到批评,但他不唯上,不唯权,无私无畏,敢于"顶撞"毛泽东。可是在家里,邓子恢从不向子女谈及这些矛盾,特别注意组织原则,特别注意维护毛主席的形象。
邓淮生平时长期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在那段不顺心的日子里,他常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沉思,子女们都不敢上前打扰,一是怕打乱他的思路,二是不愿意去触及他的伤心事。邓淮生所能做的就是陪父亲下下棋,帮着散散心。不过有一次,邓淮生实在憋不住了,大胆发问。
那是1962年夏季的一天,已考入哈军工大学的邓淮生因病在家休养。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后,开始对大跃进进行反思,在农业问题上要放宽政策。随后开了广州会议,中央定了农村60条,有些地方的农民允许有自留地,可以养鸡了。
1962年初,在有些省份出现了"责任田"。当时,《人民日报》上出现了对于"责任田"的争论,有人说实行责任田好,能够提高农民积极性;有人说不好,是单干。老实讲,邓淮生当时只关注这些争论的表面,还不能深刻的理解争论的本质。
一天,邓子恢正巧在家,他知道父亲在农业问题上有着精深的研究,也知道父亲因农业问题挨了批评,以至于自己很长时间不敢触及"农业"二字,这一回邓淮生决定鼓起勇气向父亲发问:报上说的这些责任田、包产到户都是什么意思?出乎意料,邓子恢听后非常平静,既没有伤心也没有沉默,更没有抱怨、发牢骚,只是坚定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包产到户不是单干,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一种形式,因为土地所有制没变啊!
好比工人计时做工和计件做工,单位时间内生产多少个零件。农民也一样,一年内交多少粮食。工人做工可以包工包料,农民种地为何不能也采取这种办法?"
这是邓淮生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向父亲请教包产到户的问题,父亲的解释虽不能让他完全听懂,但父亲不随波逐流、不说违心话,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贞不渝的高贵品德令其终生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