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孙子兵法 马骏说《孙子兵法》系列(七):“奇正之术”与“势”之三部曲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孙子的"奇正之术"是在<孙子兵法>的"势"篇里面.原话是这样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就是正面会合交战,西方人叫作"正攻法";中国人习惯叫"一对一".奇,

孙子的“奇正之术”是在《孙子兵法》的“势”篇里面。原话是这样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就是正面会合交战,西方人叫作“正攻法”;中国人习惯叫“一对一”。奇,就是根据战场形势出奇兵,进而取胜。现代有个词,叫作“非对称作战”,不与对手面对面的硬抗,而是用其他手段。

“奇正之术”难就难在孙子后面的话上面: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认为,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变化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一样永不枯竭。换句话说,“奇正之术”就是教人找到克敌制胜的战法的学问。一切战法都是从“奇”与“正”这两个基本战法演化出来的。

在战争中,正与奇这两种基本战法的变化组合,会产生出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

熟悉战国史的人,对田单这个人不陌生。田单是齐国大将军。公元前284年,燕国的昭王派大将军乐毅率赵国、楚国、魏国、秦国等多国部队攻打齐国,攻下包括齐国都城临淄在内的70多座大小城市,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没有被攻下。坚守即墨的就是田单。

乐毅是名将。他根据即墨的防御情况,采用了政治攻心战术,围而不打,筑垒相守,欢迎百姓出城,并给予食物。

田单守城,采取了一系列的“奇兵之术”。

第一个出的奇兵是:亲而离之,用反间计,把乐毅给除掉。当时,燕昭王死了,继位的是惠王。新国君与乐毅不和。田单利用这个机会,派人到燕国散布流言蜚语,说乐毅不是没有力量攻城,而是借机率领大军在外面,等待时机在齐国称王。燕惠王果然上当,马上把乐毅撤职,换上了一个名叫骑劫的人继续指挥攻城。

第二个出的奇兵是:死地则战,施用计谋,让部属感觉到已陷入死地,要想求生,必须迅猛奋战。他采用了两个计策:一是派人到燕军散布:“田单现在最担心的是燕军割掉齐军的俘虏的鼻子,并逼着这些没有鼻子的俘虏为敢死队攻城。如果这么做,齐军必会大败。”

燕军信以为真。果然,将齐国军队的俘虏割掉了鼻子。当齐国守城军民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敌人把鼻子给弄掉了,真是气死了,坚决守城,宁死不屈。

二是又派人到燕军中散布说:田单怕割鼻子是他的表象,他真正怕的是在即墨城外的齐国人的祖坟被燕军挖掘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守城的军民都不会继续作战了,他们会以投降换来祖宗灵魂的安宁。燕军又信了。真的派人把齐人的祖先坟墓给挖了,并且锉骨扬灰。齐国军民从城墙上看到后,一片悲愤,纷纷要求与燕军决一死战,报仇雪恨。

第三个出的奇兵是:用而示之不用。能打也装作不能打了,他把精兵甲卒隐藏起来,上老弱病残,甚至是妇女儿童上城墙,参加守城作战。

第四个出的奇兵是:巧用火牛阵。战争都是人进行的,用动物帮助人作战,还真是少有。恰恰是少有,才是奇兵。他在城中征集了1000多头牛,在牛身上缠上深红色的衣物,并画上五彩龙纹,牛角上绑上尖利的兵刃,尾巴上绑着喷过油的草把。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田单命令在城墙上挖开几十个大洞,把牛赶出城外,点燃牛尾巴。愤怒的火牛奔向燕军大营,5000多名齐军精兵紧随牛后。燕军睡梦中醒来,大惊失色,以为天神下来,斗志全失,大败而逃。田单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完全夺回了丧失的城池。

   “奇正之术”相搭配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在生活中,人与人间往往处于博弈关系。面对高手的出招,最好稳一点。有时,直接接招未必有用,因为条件不允许你“以力抗力”。这时,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从其它方向,以其它方式出招,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孙子“奇正”思想,讲求的是在战争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正确根据战场形势用兵,以出奇制胜。而要想出奇制胜,就要用诡道,孙子讲:“兵者,诡道也”。而诡道就要根据敌情用计,并且这个计策要随着战场上敌情的变化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它的动态特点非常明显。这种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变化的态势,在《孙子兵法》中叫做“势”。

现代汉语有个词叫“形势”,但是,在《孙子兵法》中,却“形”是“形”,“势”是“势”,是被分开使用,并且有明显的区别。

《孙子兵法》中的“形”,含有形象、形体之意,是指战争中客观、经常、易见的诸多因素,如军事的实力,力量等等。

而《孙子兵法》中的“势”,则指战争中人为制造的一种态势。而且这种态势很有意思,你是看不见的,只能感觉到它。毛泽东提出的“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就是营造一种制胜的“大势”。

孙子对“势”的比喻是这样的: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这句话是说:汹涌奔流的水,之所以能够漂起石头来,是因为它借助了强大的水势。善于作战的指挥官,他所营造的态势是险峻的,而进攻节奏是短促的。什么是“势险”?就是把自己伪装好,但是眼睛紧紧盯着你的目标,积聚力量,寻找机会。

要做事,先谋势,这是“势”的第一层含义。在某些方面,你可能不一定是最强的一个,但是你若能依势而行,营造一个强大的竞争态势,你就可以战胜比你强大的对手,获得最终的胜利。

毛泽东就是谋势的大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苏联红军占领了中国东北。中央的方针是:集中兵力于锦州、营口和沈阳一线,然后占领全东北。此后,中央一再调兵遣将,向东北增加兵力。而蒋介石也派军队向东北开进,为了顺利占领东北,他通过美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东北境内的苏联红军,不得将东北大中城市交给我军。

这时,苏联与蒋介石政府有外交关系,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美苏还没有完全分裂,进入冷战状态。所以苏联根据他们的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拒绝将东北的大中城市交给我军,甚至不让我军进城。这种情况有些出乎我党的意料。于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毛泽东谋势的大手笔出手了。

他的第一大手笔:继续向东北增派兵力,务必使我军数量有广大的发展,没有枪杆子,什么都谈不上;

他的第二大手笔: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东北大中城市与其他地区不一样,东北的交通干线与大中城市重合,位于东北的中央地带。毛泽东的目的是:放弃大中城市,到交通干线两侧以外的农村建立根据地。

他的第三大手笔:做群众工作。1945年12月28日,指示东北局,务必使一切干部明白,如果做不好群众工作,就在东北站不住脚。

三大手笔,终于营造出一个大势,我党我军不仅在东北站住了脚,而且发展了起来,为3年内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基础。

在谋势上,决策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通观全局,找到对手和自己的弱点。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正确看待强弱,懂得转弱势为优势的道理。 

孙子的“势”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借势。

借势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观点。

孙子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意思是说,木头和石头之类的物体,它们的特点是:把它们放在平坦地势上是不会动的,只有放在地势倾斜的地方才能滚动起来。方形的东西容易静止,圆形的东西就容易滚动。

所谓“借势”,就是当自己的实力不够时,借助别人的势力,扩充自己的影响力,进而让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大家也都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讲述,曹操粉碎了汉献帝刘协的大舅哥董承为首的政变后,就要进宫杀了汉献帝。这时,他的军师程昱制止说:“明公所以能威霸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皇帝刘协是个傀儡。但是,傀儡并不等于没有用。而且,在声望与合法性这点上,刘协的势力要比曹操强。古代打仗做事,讲究的是“道”,在皇权社会,皇帝的正统地位就是“道”。这一点,就是刘协的强点。曹操要想做大自己的蛋糕,必须要利用好这个强点之势。于是,他决定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正史叫做“奉天子以令不臣”。

借势就是:搭强者的便车。孙子的“借势”道理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无势可谋就放弃自己的计划,而是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并就成为对自己有利的发展形势,进而成就自己。

“势”的第三层含义是“用势”。

孙子说: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里,孙子强调的是站在制高点上把“势”用足,用透。

“用势”的关键在形成并利用好你已有的优势,通过一种高的势位,影响他人与环境。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之一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就是典型的营造与利用高势位作战,改变战争态势与结局的军事理论与实践。

红军时期,毛泽东就说,战略上,红军是“以一当十”,战术上,红军是“以十当一”。 “以一当十”是在力量弱小上,心中产生的一种历史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十当一”,就是在局部形成高的“势”位,能够“高屋建瓴”,创造出“势如破竹”的影响态势和效果。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给全军制定的作战要点之一是:在战役和战术部署上,必须集中六倍、五倍的绝对优势,至少也要集中三倍于敌的兵力兵力,万万不要平分兵力。

孙子“用势”原理,就是站在制高点上,利用“位差”做事,把自己的力量放在一个高的“势”位,进而达到影响环境和改变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