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工笔人物画法步骤

2017-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下内容并非针对以上作品图讲解工笔人物主要分为画线描稿.墨笔勾线.渲染着色三个步骤.第一步:画线描稿.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结构.细节,尽可能地展现人物性格与画者

以下内容并非针对以上作品图讲解工笔人物主要分为画线描稿、墨笔勾线、渲染着色三个步骤。第一步:画线描稿。
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结构、细节,尽可能地展现人物性格与画者对人物的个体感受。要求所有的细节都能准确的呈现。

最后的定稿要能清楚明白地反映局部之关系。注意对线条的梳理。可参照永乐宫与当代的工笔人物作品。(略)
第二步:勾线方法。
1.铅笔过稿。用笔要轻,可见即可。边画边调整线条。
2.

勾线。小红毛与叶筋,为硬毫勾线笔。
3.脸、手、皮肤不用墨线。用胭脂调一点墨,为灰暗之红,近乎紫。皮肤之水淡然,透明。
4.将线与线之关系理请,注意起始轻重长短转折映带之关系。
5.

用毛笔注意手感,不拘一格,随心即可。
6.眼睛:注意上实下虚。精确而不含糊。眉毛注意起走向。
7.鼻子,注意体现空间结构。观察要细致,描写要概括。
8.女子人中一般不勾线,也可勾一根阴影较重的单线。

老人根据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9.嘴。中缝线要实上下则虚。
10.脸之轮廓:颧骨。肉。虚之。与颈部交接处不封口,体现结构即可。主要靠晕染出效果。
11.头发。A、用墨线勾。

B、用胭脂勾,渲染后用墨线勾勒。提前分好块,勾起来方便。线条要松,以轻为好,体现头发质感。
12.耳朵:耳轮两条线有粗细变化。
13.下巴:注意虚实。
14.鬓角的线:先染后勾。


15.身上的线:可加点墨稍重一些。从衣领向下,注意起收笔。
16.胳膊:从肘向上勾一点即可,边缘线相交处要交代清楚。
17.手:注意结构,可以适当修改。
18.身躯:由实而虚,根据实际情况。


19.衣褶:注意方向与染色关系。注意光线的方向与阴影关系。
20.后背之动态线:清晰、准确、交代清楚。
21.裤、腿面、随结构走。
第三步:染色。
1.准备:颜料、两只白云笔、清水、墨。


2.脸:第一遍用朱膘渲染,用清水笔染开。主要标出暗部,突出人物结构。
3.手:同样办法。
4.衣服:根据实际情况找一种比较沉稳的颜色,渲染暗部,清水晕开。


5.整体过完一遍后,待干后用平涂的方法罩一遍。颜色要淡一些。
6.而后,再次渲染,仍然从暗部开始。
7.脸:第二遍用曙红渲染,用清水笔晕开。仍然突出人物结构。
8.其它地方亦如是。


9.小贴士:如大红色衣服。要先用曙红渲染衣褶,并平涂。最后才能用大红提色。显得沉稳厚实,不浮躁。如酞青蓝的衬布,先要用花青渲染平涂,几遍以后再用酞青蓝提色即可,效果沉静而不火。如黑色衣服,可以先用墨色渲染即可。


10.据师言:为追求石头的质感,曾反复渲染七十多遍。由此可见晕染之细致,须沉静才可到达。
11.染色切忌用色太浓,想一遍就出效果,那么下面的无法进行,也就肤浅而不能深入了。


12.关于头发,可用墨与清水渲染,分出明暗之变化,注意光源。
13.若不能准确表达人物结构,可以以装饰性为主,随线渲染,自成格调。
工笔人物画写生步骤:起稿——勾线——设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1、起稿
起稿阶段,对表现的主题、形象、构图的确定,需经反复推敲,起稿时用铅笔、炭笔或木炭条均可,只要方便修改。

在这一阶段中,勾些小构图,对画面中线、色、空间、构图进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既注意形象的性格特征能否体现主题思想,也同时考虑形象的造型处理及服装、道具、背景的配合。起稿时形象塑造要从形体结构出发,用线条来表达对象的轮廓、结构穿插,通常在正面平光下写生时,利于用线塑造对象,不为光源和阴影所干扰,在底稿上可有适当的调子帮助起伏结构,前后层次的显现,画面气氛基调的确定,可以参照光影关系,更重要的是根据对象本身的结构关系。

这些调子往往是将来渲染的一种模拟和提示。
2、过稿
当底稿上的线条都已组织合理且线条起止有数,就可以用铅笔把它拷贝到熟宣纸或熟绢上,若纸(熟绢)较薄较透明,可直接覆盖在底稿上拷贝;若其较厚,则最好在拷贝台(玻璃台面,下面有灯光透上)上进行拷贝,拷贝时应沿底稿所示线条轻轻画出,之后再对照底稿(如写生最好能对照摸特)修正和加工补充,尤其是五官的细微处,如眼角、嘴角等部位。


3、勾线
勾线是工笔人物画中的关键步骤,因墨线在熟宣纸(绢)上无法修改,故勾线时要很谨慎,墨线要求准确肯定,而执笔时讲究“五指齐力”“指实掌虚”笔在手中进退自如,操作灵活。

用笔的方法可归纳为:中锋(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笔杆往往垂直,画出的线条深厚、沉稳、是工笔人物画中主要的勾线方法),侧锋(即笔锋在点画的一侧运行,笔杆往往倾斜向一边线条活泼多变),逆锋(笔锋向前逆行)。


勾短线只需运指运腕,够长线就要运肘运臂。勾线前应对画面中的用线用墨有整体设计,从不同的对象中寻找一种和谐又有变化的线条间的粗细刚柔干湿浓淡的关系,如人物面部的线条与服装上或背景上用线可从质感或固有色等角度加以区别,可以是粗细之别,也可以有浓淡之分,但不宜对比太悬殊而难以统一。


勾线可从人物的主要部位开始,也可在画面其他的次要的部位开始,按各人习惯不分先后。
勾眼、嘴、鼻等颜面五官部位的线须特别慎重,力求严谨到位。这些部位的形稍有偏差就会改变对象的神情,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


4、渲染上色
勾完线后,就可以进行渲染上色。渲染多用水色,包括半透明的赭石、朱磦,而不用石色,以防止罩色时颜色泛出。渲染时要从结构出发,根据对象的凹凸、浓淡、转折、遮叠等变化,用不同程度的淡墨或水色调墨,染在鼻翼、眼角、嘴角、头发等处。

渲染一般用两支笔,分别蘸色和蘸清水。蘸色笔先上色,接着用水笔沿色的边缘染开,使色自然晕开。“色以清用而无痕”,要求不露笔痕,过渡自然为好。

上了色后马上就用水笔染一般不易留下笔痕。进行大面积的渲染,可先将画面稍稍喷湿,在水分将干未干时上色,以避免笔痕水迹留下。
渲染就其所染位置不同,可分为低染法和高染法。低染法主要沿物象的边缘,凹入处和前后重叠处向一侧染开,来衬托前后层次,增加体积感。

高染法则对物象凸出部位进行渲染,有浮雕的效果,易厚重。一般一幅画中只采用一种染法或以一种染法为主。
人物皮肤颜色的处理,要因人而异。少女皮肤细腻,肤色调合时可以稍加粉质颜料,以期达到娇嫩滋润的效果。画老汉的肤色以水色为佳,色彩易沉重厚实。
渲染较深色的部位时,可分数次染成,逐步加深,便于把握整体关系。

如须发层层渲染,发际处过渡就易自然。
渲染时用色的深度与墨线的深度要相宜,既要发挥线在画中的形式美和主导作用,又要让色与墨线协调统一。在墨线上,尤其是在轮廓线上稍加渲染,可以使线浑圆而有厚度。
渲染完成了底色的铺陈,在此基础上就可用色彩覆盖其上,通常以平涂的手法,称为罩色。

罩色不可过厚,以略能透见底色为宜。罩水色和半透明石色时较容易,而罩覆盖力强的石色,也应层层薄涂罩色。石色太厚,不易涂匀,且色彩易灰暗无光。


罩色用的颜料应一次调足,宁多勿少,尤其罩大面积的色块时,涂色时一笔接一笔地展开,以免先涂过色的局部先干而出现笔痕,使色块不平整。以水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恰如其分,不宜过火;罩以石色,底色渲染可以稍过一点,罩色后就恰到好处。

如石色罩得较厚,使渲染的底色的作用不明显时,还可以等石色干透后涂上胶矾水,用以固定颜色,防止泛色,再进行渲染。
上不透明的石色也可采用填色法,用色较厚,突出墨线,使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与墨线之间最好不要留下空隙,免得影响画面的工整。

填色时可以用色挤压墨线来校正墨线的缺陷。填色法多用于描绘服装道具。
在整个设色过程中,往往渲染与罩色交替进行。罩色时,可以用同一种颜色多次罩色,也可以不同的色彩交替罩色来达到所追求的色调。在薄纸或绢的背面可衬一块颜色或墨色使画面正面的形象色彩更加沉稳饱满而有厚度,且保持色彩的鲜明、透气。

一般背面衬托用的颜色相对比正面用色厚些。
5、深入刻画
渲染罩色这一整个设色过程也是画面不断深入的过程。人物的脸部,尤其是眼、嘴、鼻、眉、耳等传神部位,还有富于动作表情的手足,都要仔细深入刻画。

细微的刻画服从于整体,不必处处面面俱到。在罩石色后,墨线因被覆盖不如原先清晰明确,就需要重新勾线,叫做“勒”。勒线常用比该着色区域稍深的同类色的线,依原有墨线重勾。在皮肤外露部分可用与肤色协调的颜色如赭石类颜色重勾,增加厚实感。

在重勾时不必刻意一丝不差地描在原有墨线上,避免线显得过于刻板无生气。
画中的白色常最后上色。
6、调整完成
深入刻画后,对画面整体进行审视是不可少的。人物形象神情表现是否到位,色调是否协调,渲染着色有无遗漏等等均需细心检查并加以调整。整个画面、人物、背景关系统一和谐,人物神采能恰当体现,这幅画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