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望云子女 赵望云的子女 赵望云的生平、绘画艺术及市场前景
赵望云(1906— 1977)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兼营皮行生意的农民家庭, 原名新周,从小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父亲的去世,家道的衰落使赵望云15 岁就被迫去皮店当学徒,他在辛苦劳作之余,常常对着天空的浮云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于是他将新周改为望云。
从此中国画坛上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赵望云。20 岁后,由亲戚资助去北京学习美术,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国立北京艺专学习,由于他不满旧的教学方法,再加上经济上的压力而中途辍学,开始了自学绘画的道路。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赵望云的思想和艺术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对到民众中去,走出象牙之塔等口号积极响应,并付诸行动,决心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现实人生。
22 岁的赵望云和李苦禅、侯子步等人组织"吼虹艺术",决心改革中国画。此后,赵望云开始大量创作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表现农村生活和民间疾苦的作品。
1937 年7 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他以《鲁西水灾忆写》一画入选,成为该展中唯一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抗战期间,赵望云在武汉主编《抗战画册》,同年他有机会结识了张善、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在艺术上得到了他们的指教,受益匪浅。
1942 年,他从成都出发,赴西北进行写生创作,成为最早以大西北的崇山峻岭和风土人情为题材的现代画家。他在这里找到了与自我气质相吻合的东西,一种蕴涵着西北风土人情的苍茫质朴的美。
这种美后来成为长安画派画风的基调之一,以致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西北画家干脆被人称为了"长安画派"而在全国独树一帜,这是中国当代画坛上可谓地域性特色最鲜明的堪称"画派"的画派。新中国成立后,赵望云开始用画笔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创作了《延安行》、《北国风光》、《轻车飞过万重山》等作品。
1949 年他一度担任西北地区的领导工作,负责对敦煌石窟的接收、西北历史博物馆的筹建等工作,并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画家,如黄胄、徐庶之、方济众等,为当今画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6 年,他同石鲁赴埃及写生,并出版了《赵望云石鲁埃及写生画选集》。1957 年被打成"右派", 但他并没因此而气馁,1962 年赴甘肃、青海等地写生并出版了《祁连山写生集》。1977 年这位至死未得平反的一度叱咤风云的画家含冤病逝于西安,享年71 岁。
二、写生与创作
纵观赵望云的一生,他的艺术是和写生反映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赵望云早年多画人物,绘画题材从劳动生产到生活习惯,从衣食住行到集市贸易,小至个人的家庭生活,大到村庄城镇的风情。
从妇女缠脚之旧俗,到庙会烧香算命之陋习,赵望云以中国美术史上少有的深沉的同情和分外的细腻与关注表现着这些从不入画被排斥于高雅艺术殿堂之外的真实一切。值得指出的是,赵望云对劳苦民众的这种关注和表现与历代文人艺术中不时可见的某些悲天悯人、同情民众的作品不同,而是以自身就是农民阶级的情感去自觉地热情地表现他所亲历的社会的种种不平,用一个个真实的画面去暴露社会的愚昧、贫困、不公与黑暗,以唤起社会的注意。
此作品(图1)是先生1932 年所作,纸本设色。枯树高墙下面坐着一对衣衫褴褛的夫妇,妇人敞胸露怀,怀中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男人垂头丧气,满脸的愁容,画面凄凉伤感。当时的人们正处在内战频繁、灾荒连年、民不聊生的困境中。
赵望云以赭石淡墨生动细腻地勾画出男女主人的神态表情,笔调极其朴素自然。既无粉饰、也不隐晦,使人如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般,把破产了的中国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苦相与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病态,通过手中的画笔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布衣将军冯玉祥在为其《农村写生》作序时称,近年来,中国农村的破产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这是勿庸讳言的事实。但是人们究竟在一种怎样的痛苦状态中生活呢?恐怕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吧!
在赵君的这部写生里却已经很生动地告诉我们了。这些切中时弊的、具有某种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新国画,在看惯了不食人间烟火味的古旧国画的观众眼中,真是面目一新。其主题内容直接面对人生,直接切入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表现形式虽不完善却是全新的。
他的农村写生是批判性的,是真实而不加任何装饰的。他突破了传统绘画远离现实、远离社会、远离农村的老传统,这就赋予作品强烈的时代性。农村题材、乡土气息、朴素笔调、通俗形式构成了农村写生乡情馥郁的艺术风采。
在古典贵族形式下的以雅逸潇洒为美的传统艺术背景下,犹如身着粗布衣,浑身泥土味的农民突然闯进文人墨客世袭的大厦,似乎是那样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正好标志着中国传统审美的更新与新的审美领域的开拓。
赵望云经常说:"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做为终生生命之寄托"。
此作品(图2)是赵望云先生1933 年所作。画面上一群朴实的农民兄弟在田间劳动,他们身穿兰布衣,头上缠着白毛巾,有的高举锄头、有的低头锄草、还有的像是累了蹲坐在田埂上休息,有人还拿起旱烟袋抽上那么几口。
这些场面真实地记录了普通农民的日常劳动生活。用色用墨极其简单自然。近乎毛笔速写便把人物的各种神态以及远处的房屋及远山一一地勾勒出来,让人感到是那样的真实亲切。这些作品不在于造型是否精到,笔墨是否高超,其价值意义在于欲将那人物画坛帝王、文士、美女的地盘掀翻了去,让我们这农业大国的主体——农民占领这丹青的一席。
欲将那艺术的娱乐与市场价值抛弃了去,让艺术关怀苦难的人生,唤醒社会的关注。由表现对象和价值观念的转换切入国画改造,赵望云无疑是一位先行者、拓荒者。
抗战期间,赵望云结识了张善、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在绘画上得到了张氏兄弟的精心指教,继而又西行敦煌,对传统绘画作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吸收。画风也随之大变,绘画题材也从劳动者本身逐渐扩大到劳动者栖息劳作的原野、山川,农村写生式的人物画逐渐演化为人与景并存或以景为主的山水画,内容总是和劳动相联系,这是他信奉永远不画不劳动者信条的体现。
在他的《赵望云西北旅行画记》中写到,大凡风景的美,确都是有动的东西来衬托的,我崇尚的是工作生产人物,山林中需要有拓荒的农夫,溪流边来往着商贩,也是因风景活动而生动,一切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幽美亦多因有了人的活动。
因此在他的山水画中,处处都有劳动者的人们。
《晒麦场上》展现给人们的是农民们正在麦场上忙碌的场面(图3)。画面上人物神采各异,大人们有的手拿农具,有的手牵毛驴,小孩们有的坐在大树下面闲玩,有的在一旁观看,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他以直接面对生活、自然清新的画笔,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农村的生活面貌。
画面中上实下虚,虽没有题款只有一方图章,但巧妙的留白让人感到构图上的独特,使人赏心悦目。马、驴、骆驼等动物是西北常见的牲畜,也是赵望云笔下常画的题材,他尤善画驴。赵望云重视绘画的视觉性,更重视绘画的情节性与文学性,平易朴实的画面形成了赵望云独特的绘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