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边城结局是什么 边城中的人们是那么善良、纯真 为什么翠翠的爱情会以悲剧结束?
沈从文曾解说《边城》的创作动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的确,故事中的人,无论主角、配角亦或贩夫走卒,无一不具有沈从文歌颂和寻找的正直、朴素、善良、美丽的人性美。老船夫忠厚慷慨,翠翠天真活泼,顺顺慷慨洒脱,兄弟俩豪放豁达、和气亲人。沈从文对边城的风土人情的描绘,用的也是温暖的笔调。但恐怕所有读完《边城》的人都会感叹:这场悲剧该由谁来负责?
可能有人会说,翠翠不把心里话明白地说出来,不让老船夫知道自己爱的是傩送,导致了这场悲剧。如果我们假设在天保第一次求婚时翠翠就明确告诉老船夫她爱傩送,那么故事会走向哪里?我们相信天保一定不会纠缠,一定会成全弟弟的好事。
也许天保会和王团总的女儿联姻。如此,则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但这是用今人的风俗来要求古人,那个年代的翠翠不说出心里话恰恰才是合理。翠翠一出生就没了父母,从小和老船夫在小溪边白塔下生活,没有邻居,没有朋友,纵使每天看着人们南来北往,能说话的也不过一老一狗。
她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情窦初开的年龄,也只懵懂的对渡河的新娘子感到好奇。哪怕当地有女孩子主动向心仪的男孩子唱情歌的风俗,但翠翠是不知道的。再则翠翠与老祖父感情深厚,她多次害怕爷爷突然死亡,正说明她不愿离开爷爷。所以翠翠不敢说出心里话,才符合人物的设定。
可能有人会说天保、傩送兄弟不懂谦让是悲剧的根源。如果傩送遵从孝悌之义,接受父亲安排的婚事,将心上人然给哥哥,如此,船总顺顺、天保和老船夫都皆大欢喜,但翠翠和傩送,包括团总女儿的心中必然得不到幸福。这虽是次好的结局,但仍然不符合湘西男儿的风俗。用儒家礼教来要求湘西男儿同样是苛求,天保、傩送用斗情歌的方式来追求翠翠,正是最符合人物形象、最湘西的行为。
可能还有人会说老船夫不替翠翠做主,一味地等翠翠开口才是一切的根源。如果老船夫如王团总般行使家长的威权,在天保求婚时就答应下来,那么故事也会走向次好的结局。他像21世纪的父母一样讲究尊重本人的意志,又遇上不知该不该开口的翠翠,才导致了悲剧。
那么,老船夫为何不愿替翠翠做主呢?《边城》的故事是一出爱情悲剧,但恐怕大部分人都只关注故事明面上的三个人的爱情悲剧。其实《边城》的故事有三层悲剧,明面下还有翠翠父母的悲剧。
当老船夫的女儿和军人有了私情、未婚先孕后,“老船夫没有加一句有分量的话”。所谓“有分量的话”即指责备,古往今来,女儿如果未婚先孕,父母大都会责备的,但老船夫没有,是出于对女儿的爱、怜悯和信任。
但女儿却“一面怀了羞愧一面怀了怜悯”,生下翠翠后就殉情了。“怜悯”指向未降生的翠翠,那么“羞愧”指向谁呢?不会是指向军人,因为她打定主意生下翠翠后就殉情的,只能是指向老船夫。那么问题就更复杂了,老船夫没有责备,女儿为何还羞愧地要自杀?合理的推论是,老船夫没有说“有分量的话”但也没有说“关怀的话”,这会让女儿感到这是父亲对自己无言的责备,所以抛下了刚降生的女儿自杀了。
当翠翠长到同样的年龄,同样的陷入感情中,老船夫非常害怕孙女会重复女儿的悲剧。
他会认为是自己当年没有支持女儿的选择,导致女儿自杀,现在自己应该支持孙女的选择,让她得到幸福。但他没想到孙女依旧得不到幸福,甚至“害得”顺顺一家一死一散。他见证了三个悲剧,他内心承担的悲恸是最大的,最不为人知的。因此他的过世,不是老死,而是被压垮。
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美的,每个人的言行都不为了自己,都在试图成全别人。用今人的眼光看,似乎每个人都没责任,又似乎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从某个人物身上是找不到悲剧根源的。那么是不是外部原因,例如封建专制之类的?《边城》的故事里没有战争、没有灾害,没有土匪、没有贪官,没有剥削、没有欺诈。
一切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社会因素这里都不存在。更何况沈从文是在刚结婚,人生最幸福的阶段创作《边城》的,全然没有对社会或文化批判的目的。
悲剧不是由人造成的,也不是由社会造成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古希腊悲剧旨在表现人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带有浓烈的宿命论色彩。古希腊悲剧的主角大多是英雄人物,在智力、体力、精神力等方面远超凡人,但纵使是英雄人物的全部努力也无法对抗命运。莎士比亚悲剧旨在表现隐藏的性格缺陷是主人公悲剧的原因。
例如麦克白的冷酷、李尔王的昏庸、哈姆雷特的延宕。鲁迅又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黑格尔对悲剧的定义是冲突双方都有理,却只能把同样有理的对方否定或破坏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沈从文深受某一流派或某一家思想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他在西南联大教写作学时也从不引经据典。
但他曾说过“美丽总令人忧愁”,其内在精神和古希腊悲剧、莎翁、鲁迅、黑格尔等颇有相似之处。李健吾先生在评论《边城》时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成分。
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来自带在人物气质里的。自然越是平静,自然人越显得悲哀:一个更大的命运影照住他们的生存。这几乎是自然一个永久的原则:悲哀。”
沈从文在创作翠翠时揉合了三个女孩子的形象:绒线铺中看店的女孩是翠翠的外貌,张兆和是翠翠纯洁善良的一面,出殡队伍中举白幡的小女孩是翠翠凄凉忧伤的一面。所以翠翠身上天然就带有藏在美丽之下的悲哀。沈从文通过这个故事想传达他对生活和人生本质的认识:美丽的事物最终总会走向悲剧。
很多读者,喜欢《边城》中的美。尤其是中学老师,着重讲解《边城》中的环境美、意境美、人性美、语言美……这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能从边城无限的美中看到生活永恒的悲,这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