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上海 丁玲与上海:爱情、革命与文学交织的青年时代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丁玲的生命中,如果要说对她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地方,除了延安,另一个可能就是上海.1922年,年仅18岁的丁玲来到上海,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路.在上海,她

在丁玲的生命中,如果要说对她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地方,除了延安,另一个可能就是上海。

1922年,年仅18岁的丁玲来到上海,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路。在上海,她加入了左联和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又从这里奔向延安。她最初的两篇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在上海发表后,一时名声大噪。而从情感生活上讲,丁玲和她最好的朋友、最亲近的爱人,在上海度过了他们最为难忘的青春时光。

11月7日,丁玲的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和她的丈夫、丁玲研究者李向东带着今年出版的《丁玲传》来到了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一同,为读者带来了丁玲交织着爱情、革命与文学的上海情缘。

从左至右:王增如、李向东、陈子善主办方供图

丁玲在上海。

到上海寻找真理

1904年,丁玲出生在湖南常德富安县(今临澧县)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早逝,母亲佘曼真是进步女性,与陶斯咏、向警予是同学,向警予还与佘曼真结拜为姐妹,丁玲管她叫“九姨”。

1922年,丁玲18岁,当时她在湖南长沙的岳云中学读书。寒假里,一个曾经在湖南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一同读书的同学来到了丁玲家里。这个叫做王剑虹的女性,后来成为了她亲密的好友,也成为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首任夫人。“两个人当时(读书时)没有来往,谁也不主动说话打招呼,心里可能是互相倾慕的,但是谁也不愿意示弱,比对方低一头。”王增如说。

王剑虹这次从上海来,是来给上海平民女校招学生的。她离开湖南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到上海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早期上海妇女运动,中共的元老之一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就在她手下工作。

丁玲当时正对岳云中学感到失望,对人生道路感到彷徨,所以她“一下便决定终止在湖南的学业,同她(王剑虹)冒险到一个熟人都没有的上海去寻找真理,去开辟人生大道”。(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

然而很快丁玲就发现,上海平民女中里没有她想要的。“这个学校是中共办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很不正规,没有教学大纲、计划,没有正规的教材,也没有自己的老师。常常哪个老师来了就临时讲几课,老师没时间就没有课,社会活动很多。

到工厂里去,搞募捐,去听讲演这些。有时候老师半夜有空来,就半夜起来听课。”王增如介绍说。所以一个学期后,丁玲和王剑虹就厌倦了这个地方,觉得学不到什么,离开了上海,去了南京。

丁玲与王剑虹(右)合影。

瞿秋白进入丁玲的生活

在南京,一个老朋友把瞿秋白介绍给了丁玲和王剑虹。瞿秋白的气质和才学立刻吸引了两个进步女青年的注意。他给她们讲苏联的情况和文学,她们“就像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似的都听迷了”。

在瞿秋白的建议下,丁玲和王剑虹很快回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学旁听。丁玲很喜欢听茅盾讲《奥德赛》、《伊利亚特》,王剑虹则对俞平伯讲的《宋词》很欣赏,但两人觉得最好的教员还是瞿秋白。

“瞿秋白常常到她们的宿舍跟她们聊天。王剑虹跟丁玲这两个女孩子,她们当时不到20岁,都是天分很好,比较清高,比较傲气的,比较脱俗的,不俗气的两个女孩子。所以这样她们也比较招眼,瞿秋白可能也比较喜欢她们。”王增如说道。瞿秋白几乎每天都到她们宿舍区,还教她们俄文。到了1923年年底的时候,王剑虹和瞿秋白两人产生了恋情,过了月余,两人就结婚了。

在1980年的回忆文章《我所认识的瞿秋白》里,王增如觉得,70多岁的丁玲回忆起三个人间微妙而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仍然流露出一种少女情怀。

丁玲在文章里写道,她感觉到瞿秋白近来很不自然,觉得他可能爱上了一个什么女士了。她把她听到的、想到的告诉了王剑虹,“剑虹回答我的却是一片沉默。”

后来她看到了王剑虹写的情诗,就明白了,去找了瞿秋白,把诗拿给了瞿秋白,促成了他们走到一起。“自然,我们以后常去他家玩,而俄文却没有继续读下去了。她已经不需要读俄文,而我也没有兴趣坚持下去了。”丁玲写道。

瞿秋白

走上文学之路

王剑虹和瞿秋白婚后,丁玲仍然和他们以及瞿秋白的弟弟、以及另外一对夫妇朋友在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的一栋两楼两底的大房子里共同生活。瞿秋白和王剑虹怕冷落了丁玲,所以一到晚上就到她的屋子里聊天。瞿秋白的弟弟瞿云白给丁玲的房间装了煤油炉子,三个人经常围着炉火聊天。

“当时丁玲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她将来人生之路怎么走,她这一辈子靠什么在社会上能够站得住脚,做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瞿秋白就说你和王剑虹都是要走文学的路。”王增如说。

虽然丁玲为她的好朋友找到了归宿而祝福,但是王增如觉得,丁玲当时肯定也是有些失落的,“她最好的朋友结婚了,不能跟她在一起了。”加上对于王剑虹婚后的生活不大满意,“她说当时他们俩老是写情诗,爱是可以爱,但你不应该沉湎于爱情中。”于是丁玲决定离开上海,离开他们,先回老家再去北京。

在王增如看来,丁玲是一个“老是要寻找一个更好的环境,不安分守己,不断追求新生活的人。”丁玲走的那天,瞿秋白和王剑虹都没有送她,两个人关着门在屋子里。

到北京后,丁玲开始进行小说创作。1923年底,她首次以“丁玲”之名所写的处女作《梦珂》发表在上海的《小说月报》上。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是叶圣陶,他从没听说过丁玲,从自由来稿的稿件里发现了这篇小说。然后叶圣陶马上给丁玲回信,说再有小说你就寄来,写什么都行,写多长都行。

那个时候丁玲在北京已有一段时间,她不知道她这辈子究竟靠什么为生,不知道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为职业。虽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但是并没有信心,但叶圣陶的回信和小说的发表让丁玲受到了鼓励。

1928年,丁玲的第二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再次发表在《小说月报》上,一下子引起轰动。随后丁玲和在北京相识的胡也频回到了上海,又在《小说月报》发表了两篇小说,一共四篇都是头条位置。回上海后,丁玲去拜访了叶圣陶。见面后,叶圣陶决定给她出一本短篇小说,就是《在黑暗中》。

1981年12月丁玲在美国爱荷华。

所以,在王增如看来,丁玲坚定地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叶圣陶居功至伟。“丁玲的文学创作,就是从上海开始的,是上海这个地方让丁玲选定了这条文学路,而且一直延着这个路走下去,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