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平院士最新消息 陈孝平院士:病人疾苦是创新的最大动力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早已成为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的座右铭。作为裘法祖院士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他倾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潜心科研、教书育人,一步一个脚印实践着心中的理想——做个人民的好医生。
陈孝平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早上7点到医院,用一到两个小时处理紧急突发情况,包括病房里和学术上的,一般9点半进手术室,有时2到4台手术。每天除了早上查房,下午、晚上也一定要去病房转转。一个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他一天至少要亲自检查3次。晚上则常常在办公室写文章到半夜。病人有什么异常,年轻医生随时可以找到他。
“看看当天做手术的病人情况如何?看看明天要做手术的病人准备得怎样?不去看看,总觉得心中少了一块似的,睡也睡不安稳。”陈孝平告诉记者,“这也不是谁要求的,只不过以前跟的老师都这样做,潜移默化,自己也就这样做了。”即便是出差在外,他也会晚上准时打电话到医院了解患者情况;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病房看看病人。
熟悉陈孝平的病人都知道,他是个“B超医生”。陈孝平对所有主刀的病人,都要亲自看B超的动态影像,而不是只看纸质报告。每个星期二是他固定的读片时间,“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先看片,再看报告。因为外科医生不仅要对疾病有明确诊断,更要了解肿瘤的确切位置,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有目的地做手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陈孝平对每一个术前病人,不仅亲自检查看片,还要求把各种检查结果带进手术室,随时使用,避免失误。
高玉林是位60岁的山东乡村教师,2002年发现肝硬化,2006年春天查出肝癌。2006年5月慕名来同济医院找到陈孝平。5月12日,陈孝平给他做了肝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结束时已经是晚上6点。一出手术室匆匆喝了口水,陈孝平立马又去看刚回病房的老高,观察监测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给出医嘱,还特别嘱咐护士们操作要轻,尽量不发出声音,“老人家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让他好好睡睡吧”。
得知高家经济困难,陈孝平千方百计节省医疗费用,必须用的药一定用,可用可不用的一定不用,该做的哪项检查就单独做哪项,同样效果的药就用国产便宜一点的。在陈孝平及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老高康复出院。
高玉林回家后,2007年5月20日发现胆管阻塞,辗转几个大医院病情没有得到控制。陈孝平得知后,又把高玉林接到同济医院。一周后,陈孝平再次为他进行胆管手术。因为老高多次手术后解剖变异,加上粘连严重,陈孝平手术中反复看片子,思考解决方法,手术从早上开始一直到下午做了整整6个多小时。
陈孝平笑称:“这是我一辈子遇到最难的一次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做得很成功,2周后老高就下床走路了,这位坚强的山东老人淌着眼泪说:“一进病房看见陈教授,我马上觉得安全了。”
在陈孝平看来,做医生要有聪明的头脑,更要有温柔的心肠与充满爱的双手。一次查房时,陈孝平看到一名年轻医生在做腹腔穿刺时将病人的衣服大大敞开,当时是冬天,虽然病房有暖气,但他观察到病人因为恐惧仍然感到冷。陈孝平走过去为病人盖好衣服,只露出操作部位。
事后陈孝平严厉批评那位医生:“你知道吗,病人术后体质很弱,加之又是冬天,腹穿时除操作部位外,其他部位不必要暴露,否则病人可能因此增加痛苦。”同时,他也告诫医生:“病人不是冰冷的操作仪器,知道怎样真正体贴病人,才能算是一个好医生。”
至今,陈孝平已经做了一万多例肝脏疑难手术,这么多病人的姓名他记不全,但记得的永远是病人的病痛。“病在患者身上,痛在医生心里”,他每天分秒必争,不肯懈怠。因为对陈孝平而言,挽救患者的生命就是医生的全部。
2009年月11月3日,一场不寻常的手术正在进行。同济医院外科手术室,一位普通的母亲为割肝救子日行十公里减去脂肪肝,正在接受亲属间活体肝移植。与手术同步,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暴走妈妈”的手术,全国亿万人为术中母子揪心。
手术台边,陈孝平教授“坐阵”,率30多位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这场肝移植手术历经漫长的14个小时,最终母子平安。在业内,器官移植是外科手术的“王冠”,肝移植更以手术难度高被称之为“王冠上的明珠”。在国内,亲属间辅助性部分活体肝移植从理念到实践,都由陈孝平首创。
早在20世纪80年代,陈孝平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了“亲属间活体肝移植”的理念。1982年至1985年,他提出,良性肝病全切肝脏没有必要,病人只需37%左右的肝脏就可以维持功能的新观念。这样,供肝体积小,供者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
2008年,陈孝平主刀国内首次亲属间活体肝移植手术已获得成功。而这一次手术术前,专家大会诊决定儿子肝切部分,妈妈只割小部分肝,这种手术难度大。陈孝平的目标是:这位母亲不仅要安全手术、健康恢复,更要正常生活!
然而,更艰难的挑战降临,令现场所有医生吃惊。正常肝脏有一根胆管,1厘米粗细;切下母亲肝脏时,医生才发现,肝内胆管竟然有4根,根根细比铅笔芯,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基因变异。这种基因变异极为常见,存在于超过一半的健康人身上,这又给医生手术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考虑母亲胆管太细,部分缝合效果更佳。在国内,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凤毛麟角。而类似手术,陈孝平已做过上百例。这一次,要同时缝合4根,陈孝平沉着应战,直到晚上最后一根胆管才缝合成功,而手术远没有结束。但是,最危险、最难关头过去了,他一直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术后,有人评价:这台手术若不是陈孝平教授,结果可能会更改。
普爱精神与奉献精神是陈孝平医学创新精神的内核,他因此敢于在肝脏外科领域打破种种禁区。
禁区一,过去认为,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安全时限仅为15-20分钟,否则就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这样短的时间对开展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极具挑战。1980年,陈孝平就开始肝缺血“安全时限”的实验研究工作,1989年率先在国内提出患者如无肝硬化、脂肪肝、活动性肝炎,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20-60分钟是安全的,彻底打破了原来15-20分钟“安全时限”的观念,为进一步开展更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禁区二,过去认为,巨大肝癌不能行肝切除术,占60%以上的大肝癌病人因此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陈孝平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首先提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进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就相同解剖范围的肝切除而言,肿瘤越大,切除有功能的肝组织越少;肿瘤越少,切除有功能的肝组织越多;并非肿瘤越大切除肝组织越多。这就为手术切除巨大肝癌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禁区三,过去认为,某些肝脏肿瘤位于肝门等重要部位上,是不能切除的,是“手术禁区”。1992年,陈孝平首创了“系统的肝段切除术”和不解剖肝门而直接结扎病侧入肝、出肝血管的进行规则性肝切除术,使每一个肝段均可单独切除,简化了手术步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80%以上的患者术中不用输血,极大地扩大了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禁区四,过去认为,肝外伤只能手术治疗。1980年代中期陈孝平就有计划地对一些肝外伤病人进行非手术治疗。1994年,他在国内率先提出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注意问题,彻底改变了肝外伤需手术治疗的观念。
禁区五,过去认为,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的肝癌患者是肝切除禁忌证,这意味着这类患者将失去长期生存的机会。陈孝平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可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手术治疗。临床经验证明该手术方法安全可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肝硬化发展减慢,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降低。
腹腔镜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在早期,腹腔镜肝切除一直是难以推广的外科技术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腹腔镜下没有较好的控制出血的方法。陈孝平最早将微波消融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极大地改善了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难题。
在这些寻找简单、安全、有效的出血控制技术中,三项开创性的以陈孝平本人命名的手术术式颇为引人瞩目。
——“陈氏肝血流阻断法”,即在传统的阻断入肝血流的同时阻断肝下下腔静脉,使肝后腔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效果。这项成果已被国内其他中心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在国际上权威公开发表的日本学者还早14年应用。
——“陈氏肝脏双悬吊技术”,该技术被国内83家临床单位广泛应用于右肝切除,攻克了大肝癌手术中出血就难以控制的难题。
——“陈氏不解剖肝门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即经肝组织直接结扎病侧的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不解剖肝门进行肝切除。这项技术比国际上权威公开发表的巴西学者还早11年应用并出版问世。
2014年12月4日,全球科技领域顶级权威杂志《自然》(Nature)评价,“陈孝平教授对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做出了救世贡献,是国际肝胆胰技术改进和创新的领导者”。
好医生:培养更多的好同行
对于教学的意义,陈孝平教授这样打着“小算盘”:“当医生,我每天最多看20个病人;如果我培养了200个学生,他们都能成为好医生,那每天就有4000个病人受益。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了。”这也是他数十年坚守教学第一线的“秘密”。
陈孝平先后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7年制《外科学》,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1-3版,五年制《外科学》第8版,配套教材、专著及参考书20余部。培养了博士后3人,博士30多名,硕士60多名,完成本科生教学2500学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孝平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后有感而发:“一些老师常会抱怨自己有时是对牛弹琴。我听后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们真的是对牛弹琴的话,不是牛不好,而是你的琴弹得不好,你为什么不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很关键,我也一直在琢磨如何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因此,每次上课前,陈孝平都会认真备课,查询课程相关的医学新进展,亲自制作教学课件,务求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献身医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的兴趣。
陈孝平主讲的《外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外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陈孝平和同事们充分吸收国内外医学教育的经验,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对现有外科学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化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全新性的外科学教学体系。
2005年,《外科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陈孝平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以‘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为依托,建立创新性的外科学教学体系”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采访中,学生告诉记者,在外科实习时,他们公认最“怕”、也最欢迎的事情就是陈孝平每天一早的教学查房。每次查房,其它病区的学生得知消息都会争相来参加。因为陈孝平喜欢提问,而且问题也都是大家平时经常遇到又没特别注意的。有学生答不上来,他就会从基础知识出发,给大家一步一步提示,深入浅出地使问题逐步明朗。最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一切如此“简单”。
陈孝平也时常语重心长地劝告学生:“做人,就要做老实人,老实人不会吃亏。”在他看来,医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面对的是“人”,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学生经常会出现急功近利或者遇到困难就裹足不前的负面情绪,针对这些,陈孝平在医疗实践和实习指导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告诫学生不要因为短期内可能会“吃亏”而耍一些小聪明,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要以诚待人,踏踏实实地学习知识,苦练本领,从长远来看,绝对不会“吃亏”。
正是有这种理念的灌输,陈孝平和他的学生们都会亲力亲为做一些别人看不上的“小事”,比如亲自给病人换药。他认为,“医疗无小事”,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管你是“大教授”,还是医学泰斗,你首先是位医生,即使是换药这种“小事”也要自己做到正确掌握每一个细节,并从蛛丝马迹中找出异常情况。
第二届全国高校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湖北名师,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陈孝平接二连三地与这些教学的最高荣誉“邂逅”,他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高等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倾其心力培养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对得起学生信任的托付。”
临床、科研、教学,“医学三栖教授”陈孝平在他钟爱的医学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践行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他一如既往地平静:“要做个人民的好医生,我的路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