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钊民航 记永嘉籍原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原中国民航协会会长李钊

2017-08-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钊此生最大的一个心愿或许即将实现.两岸直航--随着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胜出后,这个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马英九表示,如果当选,一年内就会推

李钊此生最大的一个心愿或许即将实现。两岸直航——随着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胜出后,这个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马英九表示,如果当选,一年内就会推动两岸直航。有媒介称:“两岸直航的曙光已露。

”穿越历史的风云,有个永嘉人的名字曾经和“两岸直航”息息相关。这个名字就叫李钊。 他是烈士的遗腹子,去年曾重走红军路 比之其父亲李得钊烈士而言,李钊,并不为大多数永嘉人熟知。 李得钊——原中央军委秘书、上海中央局秘书长。

在革命时期被敌人迫害致死。在他的家乡永嘉县岩头港头村,如今还矗立着一座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手书“李得钊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李钊是遗腹子,李得钊的次子。出生才20天,即随母入狱,过着非人的生活,难友呼之为“囚童”,狱卒骂他为“小共产”。

其母周惠莲1936年出狱后前往延安,将他改名李钊,表示对他父亲的怀念,并激励他继承父亲遗志,做一个革命接班人。 李钊的革命事业和航空密不可分。

据相关资料表明:1961年,26岁的他毕业于捷克斯洛伐克布鲁诺航空学院动力喷气系,从事航空发动机专业研究。在火箭发动机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先后主持、参加东风3、4、5号火箭发动机涡轮泵,YF—11、YF—73发动机涡轮泵等项目的设计、研制、试验及技术攻关工作,获得多项国家及部委科技成果奖。

在不久前出版的一本名为《小学自然教学》的刊物上,曾刊登李钊写的一篇题为《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堂自然课》,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儿时上的一节自然课。

他在文中追溯:“老师上完这节课,我们当时感到特别新鲜,也感到很神奇,蒸汽能帮人类很多忙,还促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因此后来我对动力机械就特别感兴趣,遇到什么机械总想研究一番。

上世纪60年代我留学捷克,学的也是动力机械。” 留学捷克回国后,李钊于1961—1982年先后任七机部一院设计员、设计室副主任、主任,1982—1985年先后任航天部科研生产司副处长、司长,1985年后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

后任中国民航协会会长,中国航空公司副董事长。 2007年9月,李钊还同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等13名当年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小学部的“红小鬼”, 头戴“重走行军路”的红军帽,抚今追昔。

离别时,他们动情地唱起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合影留念。 他对家乡感情深厚,对温州机场建设功不可没 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家乡人对李钊并不熟悉。但他对家乡的发展建设十分关心。

1984年温州被国家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交通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温州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响亮地提出,“砸锅卖铁也要建机场”的口号。经市政府的不懈努力,经国务院、民航总局批准,温州永强机场终于在 1987 年开始动工修建,一期工程由市政府和民航总局共同投资 1.

32 亿元兴建,占地1900 亩,历时三年建成,并于1990年7月正式通航,为国内二级民用机场(机场等级为 4D )。

据熟知李钊的人士透露,当年温州机场的建设以至通航,时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的李钊“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1990年6月17日,温州机场试航成功。7月3日,通过国家验收。

7月4日温州机场正式通航。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张劲夫、省委副书记葛洪升、副省长柴松岳、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钊等和温州市党、政、军领导及各界人士2000余人参加了通航典礼。温州机场的通航,标志温州市海陆空立体交通已经形成,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1995年5月27日 ,时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的李钊还携同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裁严邦洪一行8人,专门来到龙港考察,商洽华东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出资购买土地和建设飞机场事宜。

世界温州人联谊会期间,他在家乡寻根时说:“父亲的故居比美国的历史还要悠久,真切地希望乡亲能提高保护古村和山水景观的意识。”此后,他还多次邀请了首都各界朋友到楠溪江考察,力争将楠溪江推向世界。

在北京,他还曾多次参加由永嘉县驻京办举办的联谊会。 两岸直航,由他首次率队赴台洽谈 多年来,与李钊这个名字相伴的是一串串有关民航的热点事件,其中尤其是意义深远、反响强烈的“两岸直航”。

但这一切家乡人并不知晓—— 1981年10月,大陆民航主管部门表示随时准备与台湾有关方面进行两岸空中通航的谈判。1990年3月,颁布《中国大陆与台湾间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的申请和批准程序的暂行规定》。

1989年至1996年,两岸民航业界互为客货销售代理和开办“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等业务,签署了多项协议开展了涉及票务、商务、机务、航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1995年12月、1996年8月,澳门航空,港龙航空分别开辟了澳台港台航线,实现了大陆经澳门香港至台湾“一机到底”的间接通航。

1997年迄今,大陆有关方面批准4家台湾航空公司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与此同时,两岸航空业者不断地就两岸直航的技术性、业务性问题进行商谈。

实现两岸空中直航,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民航的各个领域。为了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两岸民航界不断进行沟通,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扩大交往。 1995年4月,正是时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中国航空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李钊率航空公司和民航院校的高级主管,以民航协会的名义首次赴台参访。

这次研讨会在台湾引起巨大反响,台《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立晚报》《民生报》等数十家报纸和电视台进行报道。

此后又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通过交流,海峡两岸的民航业界和专家普遍认为,两岸的机场设施,技术条件业务能力和各项保证等,已经具备了空中直航的条件。至今海峡两岸民航界已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上百次。

研讨范围涉及航务、机务商务票务、服务等各个领域。 在通航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带有明显政治含义的旗帜、标识和证件,如何处理才能使两岸都能接受?过去,台湾的飞机机身往往喷涂一些有明显政治含义的标识,给两岸通航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为了让两岸早日实现空中直航,两岸民航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业界频繁互访,切磋商议,使彼此的互信增加了,敌意减少了。时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的李钊在台湾“中华航空公司” 访问时,曾反复协商过标志的问题,最终,台湾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换成梅花形状的图案。

2003年1月26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架飞机渐渐下降,降落在机场。霎时间,现场的人们欢呼起来。

历史在这里定格,这是53年来,台湾客机首次飞抵大陆机场。承载着两岸人民半个多世纪的企盼和希冀的首次直航,尽管迈出了一小步,仍然拨动人们的心弦。当时的纪念册上还印有一首诗:“企盼五十三年,今日曙光初现。

在这历史性时刻,举杯共同祝愿。数千载的同胞亲情,共同维系永远。海峡之间纵有天堑,彩虹终将连接两岸。” 有媒介载文称:正如李钊团长在当时所说“两岸直航的时机已经成熟,若因两岸政治歧见无限制拖延下去,则对两岸民航业者都不利。

”李的这一论述得到与会专家认同。 尽管这次春节包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直航,尽管是很小的一步,但它毕竟跨出了第一步,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因为两岸同胞海外的华人期盼两岸直航的渴望太久,他们期望着春节包机的第一朵梅花绽放能够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

2003年至今,两岸先后实现了包机节日化。两岸直航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一方面是祖国大陆对两岸直航的有力推动:另一方面是台湾业者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大陆空中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两岸人流、物流的不断发展对安全、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也越来越重视这种发展趋势必然要求两岸直航的步伐加快。 除了与热点事件相伴,李钊还是位勤于思考的专家型领导。他于2005年9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加快发展——对我国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的思考》的数千字的理论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支线航空总体而言,它的发展状况还与航空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齐心协力,努力开拓,支线航空定会在运输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支线航空运输完全可能成为民航新的经济增长的闪光点。”赤子情怀,跃然纸上。 郑阳

关键词:记永嘉籍原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原中国民航协会会长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