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蒋介石 1928年刘文典不拿蒋介石当回事:一介武夫耳
1928年11月29日,午后,天色阴沉,安徽省安庆市,一件惊天动地的好戏即将上演。
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到安徽省府所在地安庆视察工作。此时的蒋刚刚把党政军大权一并紧握在自己手中,位高权重,好不风光,一路上“欢迎领袖”之声不绝于耳,蒋介石听在耳中,爽在心头,别提有多得意!
不过,刚开心没多久,就有一件颇为棘手的案子摆在他面前。几天前安徽大学有学生跑到隔壁的安徽省立第一中学闹事,事情闹得很大。蒋介石立即要求召见代行校长职权的安徽大学文学院主任刘文典问话,并责令他尽快惩处肇事学生。
没想到刘文典根本不吃蒋的那一套,他心想:“我刘文典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能对我呼之而来,挥之即去!我师出名门,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声讨过袁世凯,革命建功,学术有成。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来到蒋的跟前,刘连声“主席”都不愿喊,反而神情不屑地回答:“此事内容复杂,尚有黑幕,在事情尚未调查清楚之前,我不能严惩肇事学生。”蒋介石听了,勃然大怒:“你这新学阀横行,不对你撤职查办,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
看见蒋介石扯起孙中山的大旗来压自己,“老革命”出身的刘文典也被激怒了。只见身着灰色棉袍的刘文典“嗖”地站起身来,从容应答:“提起总理,我和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呢。青年学生虽说风华正茂,但不等于理性成熟,些微细事,不要用小题目做大文章。如果说我是新学阀的话,那你就一定是新军阀!”
身为党国领袖的蒋介石平日里都是万人追捧、赞美不绝,哪里听过这么刺耳的声音,自然怒不可遏,猛地站了起来,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指着刘文典的鼻子大吼:“疯子!疯子!给我押下去!”
话音未落,几个警察便将刘文典五花大绑,押到安徽省政府的后乐轩中监禁起来。
好一个刘文典,不仅敢于“触龙鳞”,还面无惧色地在龙屁股上狠狠地“拧”了一把,实在是狂得够可以!难道是“章太炎”灵魂附体不成?
以彼时彼人彼事同此时此人此事相对比,国学泰斗对军阀头子,大学校长对独裁首领,这是何其相似!真令人怀疑章、刘二人那种不畏强权、率性而为的魏晋风骨是否乃一脉相承。
言归正传,如此有骨气的学人受难,自然招来社会的一致同情,不少人纷纷运动起来,替刘文典求情。加之蒋介石还没有像袁世凯那般阴险小气,只想让刘文典吃点儿苦头而已,于是很快便下令放人。
1928年12月5日,刘文典恢复自由身。据说,当来人打开后乐轩的阁楼门,恳请刘文典下楼回家时,刘死活不肯出来,还大声嚷道:“我刘文典岂是说关就关,说放就放的!要想请我出去,请先还我清白!”来人哭笑不得,只得好言相劝,刘文典方才善罢甘休,一场风波,总算了结。
刘文典后来跟冯友兰说,当蒋介石将他囚禁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心理准备,不过他知道蒋介石没有正当理由,也不会轻易动手,“我若为祢正平,可惜安庆没有鹦鹉洲。
我若为谢康乐,可惜我没有好胡子。”“祢正平”指三国时期的祢衡,一首《鹦鹉赋》传诵千古,才华横溢,魏晋风骨,却死在莽夫粗人黄祖刀下;“谢康乐”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一生放浪不羁,屡受陷害,被宋文帝以“叛逆”罪名杀害。
此后,原来名声已颇大的刘文典更加受人追捧,俨然成为民主斗士、自由旗帜,学界、文坛道德之标杆。当然,“狂人”的外号也从此不胫而走。
那么刘文典这个“狂人”是如何炼成的?其狂人事迹又有哪些?似乎目前人们对刘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逸事趣闻,而对狂人的人生脉络缺乏梳理。既然“我狂故我在”,那就让我们回到他生存的时代,去领略这道民国的另类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