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副院长陶凯元:法治社会是我永远追求的梦想
全国政协委员、最高院副院长陶凯元接受羊晚专访回应多个热点话题,还有那绕不开的广东情……
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民进界别的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是第一个发言的委员。她针对一份拟以小组名义提交全国政协的提案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意见——提案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她建议撤下这份提案或进行重大修改。经讨论,她的建议被采纳,该提案被撤下。
在记者看来,陶凯元的魅力不仅仅止于女大法官的深厚专业功底,也来源于她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表现出来的睿智和责任感。
两年多前,当她离开工作生活了26年的广东时,她用三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心声:广东是我永远眷恋的土地,知识产权是我永远钟情的事业,法治社会是我永远追求的梦想。
小组会后,陶凯元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里,她既回应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话题,也谈及了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的情怀,还有那绕不开的广东情。
谈知识产权法院试点:
无愧于“先行者”和“探索者”的称号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的三个知识产权法院的实际运行情况,陶凯元是了然于心的,许多数字从她口中脱口而出。在她看来,这三个试点法院的基本效果已经凸显,并且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三个知识产权法院接待了许多到访的外国团队,并进行了多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说,它们无愧于‘先行者’和‘探索者’的称号。”
她特别提到了广州的知识产权法院,该院的一个审判团队,在去年审理了260件案子,“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陶凯元向记者介绍,目前北京设立了案例指导研究基地、上海设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基地、广州设立了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研究基地。她还表达了对广州的期待,“希望尽快能拿出研究成果,破解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难题”。
陶凯元最后强调,为解决司法统一的问题,中国有必要设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
修法:建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证据开示制度
虽然《专利法》的修改这次并未列入两会议程,但陶凯元表示,现在国家已经启动了修法程序,预计提案明年会提交到人大审议。她为此撰写了一份名为《关于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几个主要问题建议》的提案,因为现实针对性强和质量高,她的这份提案将作为小组提案向大会提交。
陶凯元建议,以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契机,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赔偿制度。
研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诉讼程序与知识产权行政无效程序各自分立的体制造成的诉讼效率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赋予人民法院在民事侵权诉讼中审查知识产权效力的司法职权。改革和简化专利商标确权程序,明确专利商标确权纠纷案件的民事纠纷属性,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专利商标确权案件中的司法变更权。
建立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证据开示制度,设置完善的程序和规则,赋予当事人披露相关事实和证据的义务,确保最大限度查明案件事实。增设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和举证妨碍制度,明确侵权行为人的文书提出义务和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强化实体和程序制裁,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
建议:
调整优化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模式
陶凯元还建议调整优化知识产权“双轨制”保护模式——逐步优化以司法保护为主导、以民事诉讼为主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合理确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执法事项和范围,将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于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严重侵权行为。
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司法监督,严格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程序审查和执法标准的实体审查,依法纠正执法错误。积极引导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证据审查、侵权判定等向司法标准看齐。
陶凯元还建议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利益意识。
具体说就是,坚持以我为主,强化司法主权。对于被诉行为影响国家利益、与我国具有管辖连接点的案件,要积极行使司法管辖权,维护司法主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长臂管辖”制度,以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身份转变
从三重角色到重归法律人
我是个干活的!陶凯元喜欢这样描述自己。她说,以前在广东,自己具有三重身份——既是省政协的副主席,又是知识产权局局长,还担任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常常要在三重角色中频繁地进行转换,头绪繁多。
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陶凯元说自己能够来到最高法,重归法律人,还分管自己热爱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深感幸运,尤其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改革大背景下,这种角色,带给陶凯元的是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放异彩
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法治故事
去年1月,陶凯元带团赴美加宣讲,会见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并在布鲁金斯学会就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司法改革的新举措发表英文演讲。
那是一场充满了智慧和激情的演讲,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问陶凯元凭什么如此自信。
对此,陶凯元掷地有声地回答:自信来自于力量,力量来自于潮流,法治是世界的潮流,也必将成为中国的潮流,正是这股潮流汇聚成力量,给我带来自信!她还强调,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中国的司法改革进行到了现在,所有措施都顺应了潮流,中国法治前途光明!
作为首次登上布鲁金斯舞台的中国大法官,她用坦诚和自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的法治故事,传递了中国法治强音。
广东情怀
永远眷恋的土地
当记者问及赴京后的感受,她坦言,如果仅从生活上来衡量,自己更习惯广州的气候、饮食和环境。
“但北京就是北京!它是一个能让你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地方!”陶凯元说,作为一个法律人,能够在最高院的平台上,为祖国的法治事业尽绵薄之力,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谈及广东,陶凯元表现出深深的眷恋。她说,自己在广东待了26年,在广东成长和发展起来,对广东深怀感恩与眷恋!
热点回应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把“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作为主要实现目标之一。
陶凯元认为,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是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在总结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规律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