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笺朱以撒 从日常中寻求本真访第16届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朱以撒
[摘要]。文、艺生活只是日常生活很小的部分。日常生活俗常、普通甚至琐碎、繁杂,谈不上有什么意义、寄托什么,但是很真实,很可靠。只有不忽视日常生活,才会更本真一些。
朱以撒
问:您作为一名书法家,同时又是一位散文作家,在您心中这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一个人对于文、艺的兴致有与生俱来的因素,也有后天逐渐增强的。我在明白了一些简单的道理后,就付诸实践,持守不放。至于最终如何,是不可能去猜度的。人有许多想法美妙却不切实际,往往可以略去,只有那些切合实际的,不要松手。
我每日读帖、临帖、写文、创作书法作品,时日久了肯定会有一些结果,因为精神和时间都搁在里边了。我的专业是书法艺术,业余才进行散文创作。书法、散文使我持有乐趣,在于它们都能够通过个体的努力得到深入,是很个人的精神进程,毋须与人合作,有很大的自由度、主观性,而外来的干预又很小。
文学的形象、书法的抽象的确存在感觉、技法上的差异,但它们基于一个人的精神需要,把握就不成问题。如今的文、艺分工很细,但观古人,文、艺集一身的多了去。我对古风比较迷恋,古代的书法家本质就是文人,既然学古人,就先从文化素养始。道理明白了,剩下的就是实践的质量。
问:怎样提高实践的质量呢?在提高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心得?
答:宋人蔡启说:“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自然而然是实践的根本,是摒弃造作、刻意的。如同饥来食困来眠,是一种本能状态。恐怕没有一个人很刻意地夸饰要吃饭和睡觉。由于倚仗自然而然,也就过程很长,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的几何级差。
如一棵黄花梨的生存,风来雨往,寒暑相推,百年始成。这需要很充分的耐心,是与他人的行进迅疾所不能比的。真要比较,也就只能与自己比,看到过往的差异。英国诗人蓝德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一个很睿智的想法,隔开外界的扰攘,执着于个人的内在。长久以往,清简相尚,笔下气息、格调、境界必有与人不同处。
问:这样的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探索和实践,在您的生活中只占据一个层面,还是成为了态度和氛围,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活?
答:一个人喜爱文、艺,每一天都会有一些时间是属于文、艺生活,说起来很丰富,也很有意义,如读一本书,临了多少字,写了一篇散文,创作一幅作品,总是被美感充满。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日常生活。文、艺生活只是日常生活很小的部分。
日常生活俗常、普通甚至琐碎、繁杂,谈不上有什么意义、寄托什么,但是很真实,很可靠。每个人没有多少时间在扮演文、艺家这个角色,更多地是寻常生活中的寻常人。只有不忽视日常生活,才会更本真一些。
孔夫子曾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圣人说的什么意思?在我看来,鸟兽草木这些次人一等的客观存在,与人相比的优势在于循规律而发展。一个人平和地追求自己喜爱的文、艺,理应以一种缓慢的速度、甚至不动声色地状态展开。寻常生活寻常过,这样的过程,反而更值得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