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的儿子 胡适儿子是个怎样的人
胡适儿子有两个。长子叫胡祖望,出生于1919年,距离胡适母亲逝世才四个月。之所以取名为祖望,就是想要他将来光宗耀祖。幼子叫胡思社,生于1921年,胡思社出生的那一天也是胡适的生日,胡适想要感谢对恩师杜威的教育之情,故取名思社。胡适还有一个女儿叫胡素斐,但她在5岁时就夭折了。
胡适儿子-胡祖望
胡祖望,胡适的大儿子,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成为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他也实现了父亲的重负,将家庭光宗耀祖。胡祖望因为老年痴呆症及肺炎、中风发病逝世于华盛顿,享年86岁。
胡思社,胡适的小儿子。胡思社在1957年被误打为“右派”,他因为承受不了他们所带给他的折磨,于是自己上吊自杀了。直到他死后23年,才被重新审判审查,最终以错划为由为他洗去冤情。跟很多家庭一样,胡适也比较喜欢最小的孩子,也因为胡思社常年不跟在胡适身边,所以胡适对于胡思社特别宠爱,但宠爱并不等于溺爱。
他对胡思社兄弟的教育还是很严格的。因为胡思社从小患有肺病,老是辍学,于是胡适就给两兄弟请家教老师。胡思社不怎么喜欢读书,但他爱交朋友,喜欢玩乐,甚至有染上青年恶习的趋向,胡适就教育他说:“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只要他们做好人,胡适在其他方面都不曾干涉。
在胡适的教育下,他的两个儿子都十分懂礼貌,生活俭朴。
人生有何意义 胡适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者,不仅吸收了东方文化的精髓,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人生有何意义:胡适散文精读》
胡适是新红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921年所写的《红楼梦考证》,其中有很大篇幅就是对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的批判。他论证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以及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完全的动摇了索隐派红学,建立了考证派红学,使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红学时期。
胡适的贡献有很多,他的作品也有很多,《人生有何意义:胡适散文精读》是由胡适所写的一本散文集,是2007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这本胡适的散文作品集的内容分为胡适与自由,胡适与文化,胡适与政治和胡适与学生这四个部分。
通过胡适与自由,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甘愿为了自由可以付出一切的斗士胡适;通过胡适与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学功底无比深厚,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同时又可以看到一个能够跳出故纸堆、可以清醒的反省自我的学者胡适;通过胡适与政治,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对于政治局面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深刻的见证性的政治家胡适;通过胡适与学生,我们又能体会到一个迫切想要呵护青少年的成长,推心置腹的师者胡适。
希望胡适
胡适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他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成就,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他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和晦涩难懂的八股文,大力提倡和推广简洁明了的白话文的举动了,他的这一行为给后世到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他的大力呼吁,或许我们现在仍旧在学习繁复冗杂的八股文了。下面来看一下一首《希望》,胡适写的白话诗。
胡适照片
这首诗写于1921年的3月,收录在他的白话诗集《尝试集》之中。这首诗中的“希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用可以感知到的花开来做比喻,则把这个形象具体化了。诗中提到的兰花原本是野生植物,之后从山中移到了园子里,自然是希望能得到更好的照料,让它早日开花。
但是满怀希望地等待了很久,一直到开花的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花开的迹象。眼看着秋天要就要到了,于是便把兰花移到了家中进行照料,希望等到明年春风吹过的时候,可以看到兰花盛开。
这是一首比较简单的白话诗,内涵也没有十分丰富,语言比较直白,没有什么诗意在其中。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首诗成为他的代表诗作,因为这首诗已经摆脱了古体诗种种的束缚,向着现代诗迈出了很大的一步,这一点就足够让后人钦佩了。
胡适《希望》这首诗,表现的是胡适始终满怀热忱和信心期盼中国能够早日摆脱列强的欺凌,早日走向独立和民主的强烈期盼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