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人品 《百家讲坛》主持人董平:愿每个人都是道的践行者
《百家讲坛》主持人董平:愿每个人都是道的践行者
龙场悟道,古代农耕,道生一,践行,道
本地时政
本报记者赵毫杨兴波
昨日,浙江大学教授、《百家讲坛》著名主持人董平携新书《老子研读》,在贵阳孔学堂“谈天说道”,不仅从本源上向听众阐释了儒道两家的“道”论,更阐述了阳明思想所体现的道,讲座言简意赅而又通俗易懂,令现场听众耳目一新。
“道”是万物之母
董平说,但凡谈中国文化,那一定会涉及“道”这一核心概念。通常,人们把“道”视为道家思想的核心,但这其实是误解,“道”本身由中国文化孕育发展而来,并成为中国文化最为核心的概念,从来就不专属于哪一家。如在先秦时期,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兵家更讲:“兵者,诡道也。”
“其实,任何文化概念都来自特定历史时期最基础也最普遍的生产生活方式,‘道’这一概念并不像我们今天所想的那么玄妙严肃。”董平说,古代农耕文明靠天吃饭,因此最需要观察天象,了解日月之行、四季更替、风雷霜露,以及万物的生、成、毁、亡。
自然万物之所以有生、成、死、亡,正是源于天地之行,而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也即老子所说的根本——道。因为源于天地之行,所以道不仅是万物的根本,而且还是秩序的本源。正因如此,我们不仅看到了自然万物,更看到万物秩序井然地和谐共处。
老子和孔子其实很像
董平说,老子和孔子其实很像,都主张个人必须接受道的主导,必须基于道的领悟来实现自身生活的合理性。对社会而言,那就应该把道作为认识活动的准则,一切人事活动都必须符合道的本然规定。他们之所以开出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两大思想体系,分歧不过是对道体会后的具体实践。
在老子看来,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并不是以产生、孕育、抚养和成就万物为目的,因此并无功德可言。同样,既然道是秩序的本源,那天地秩序也不可以人为,不能干预,而是以无为的方式使民众实现自然的生活。孔子则不同,他认为道生养了万物,这便是最高的道德,是最大的善。既然以道为本的万物秩序如此合理,那就应该转化利用,用来保障良好的秩序,从而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儒家对道的转化利用,便是影响深远的“礼”。
在董平看来,儒道关于道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物尽管本源同一,但表现的方式是可以有差别的,即同一性可以表现为多样性,多样性也可以回归同一性。而这也提醒我们,在坚持文化核心理念的同时,必须要有包容的心态,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包容不同的文化体现和表现方式。只有这样,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才既不失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也能尊重他人的价值,实现和平共处。
王阳明是道的践行者
既然各思想流派都讲道,那在贵州“龙场悟道”的一代圣贤王阳明,又是如何体悟道的呢?“王阳明认为心即理,那他所讲的到就是良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董平说,如果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道行于天下了。
在董平看来,浙江是阳明的诞生地,贵州却是阳明学的诞生地,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就是产生于贵州。因此,贵州以此为基础打造以阳明精神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既有历史根据,又有现实需求。也正因如此,贵州以阳明文化为核心打造文化高地,具有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优势。
“我对贵州很有情感,也很有缘分。”董平亲切地说,没想到孔学堂这个地方的名字叫董家堰,使他每次到来都感觉像回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