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芭蕾发展存在“跪着走路”的尴尬

2017-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9年,在前苏联芭蕾专家的指导下,著名舞蹈演员白淑湘跳出了中国第一部古典芭蕾<天鹅湖>,这只"天鹅"的出现意味着芭蕾这种源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艺术"嫁入"我国.从此,中国的芭蕾人便开始了自己的"民族芭蕾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出现了<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杨贵妃>.<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玄凤>.<

1959年,在前苏联芭蕾专家的指导下,著名舞蹈演员白淑湘跳出了中国第一部古典芭蕾《天鹅湖》,这只“天鹅”的出现意味着芭蕾这种源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艺术“嫁入”我国。从此,中国的芭蕾人便开始了自己的“民族芭蕾梦”。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出现了《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杨贵妃》、《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玄凤》、《黄河》、《二泉映月》等诸多民族芭蕾剧,然而迄今为止仍未生产出让世界像对中国传统文化那样仰慕、钦佩的芭蕾作品———中国芭蕾仍未站起来。

近日,应文化部之邀,“第六届羊城艺术博览月”的重头戏———广州芭蕾舞团的新作《梅兰芳》在正举行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的无锡展演,它新颖的舞蹈语汇、独特的结构形式、中西合璧的音乐等令在座的舞蹈界专家眼前一亮,他们一致认为:《梅兰芳》使中国的芭蕾前进了一大步。这就证明了中国芭蕾正在大胆地往前走。

在中国诸多艺术门类中,舞蹈艺术的发展滞后是有目共睹的,而其中芭蕾的进步更是缓慢,陈旧的创作思想、落后的编舞手法、老化的古典芭蕾剧目等因素把高雅的芭蕾艺术置于不合时宜的尴尬境地。

中国芭蕾最大的尴尬是编导的主导创作观念依然是100多年前俄罗斯古典芭蕾的老一套,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

国国情的芭蕾教材。毫无异议,古典芭蕾是中国芭蕾的必经阶段。

与中国芭蕾相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芭蕾舞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积极创新的同时邀请现代舞编导加盟,对古典精品《天鹅湖》、《吉塞尔》、《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等作品进行重编,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重新诠释的古典精品来到中国,让多为猎奇而来的芭蕾观众大饱眼福,卷走大量人民币的同时也令

尚停留在“古典芭蕾阶段”的中国芭蕾人反思。

培育国内芭蕾市场艰难是中国芭蕾的又一尴尬。常听国内芭蕾人抱怨:中国观众崇洋媚外,不热爱中国的芭蕾艺术,在中国做芭蕾,难啊!无可否认,观众的欣赏口味受其生存的文化因素影响,源于西方的芭蕾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人的生活联系密切,因而西方人易于接受,而中国观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容易接受原汁原味的中国艺术,如中国舞(古典舞)、民间舞等,中国人接受芭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接受一种西方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观众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更重要的是,观众欣赏芭蕾艺术的心态大体有三种:期待正宗的表演(专业人士欣赏、观摩),盼望新颖的阐释和偏爱轻松的版本。显然,缺少好作品的中国芭蕾谈不上正宗,主导创作观念无大的突破更谈不上有新的阐释,所以当前西方芭蕾在中国走俏是理所当然的事。

中国芭蕾的另一尴尬是人才的外流。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芭蕾演员在国际比赛中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以来,他们是世界一流的演员是国际芭坛公认的。然而中国芭蕾陈旧的创作观念、国内芭蕾市场的低迷加上中外演员收入的过分悬殊而导致优秀演员、教员外流的现象在国内各团屡见不鲜,如中芭的李莹、潘家斌、上芭的谭元元、辽芭的刘世宁等第四代优秀芭蕾演员基本都在国外,这对危机重重的中国芭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