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教务处处长王天祥 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2017-09-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想对大足学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和圈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我们紧扣大足学概念的三要素:材料.研究和理论,对大足学史进行梳理,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前史(1945年以前),这一阶段对大足石刻的描述与评论散见于碑刻.游记.方志.县志之中,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第二阶段:发轫阶段(1945-1979年),这一阶段在资料方面宣传有限,研究刚刚起步且重视价值判断,理论尚属空白.第三阶段:初兴阶段(1980-1999年),这一阶段出版了<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大足石刻铭文录>以及部

我想对大足学的学术史、研究方法和圈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我们紧扣大足学概念的三要素:材料、研究和理论,对大足学史进行梳理,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前史(1945年以前),这一阶段对大足石刻的描述与评论散见于碑刻、游记、方志、县志之中,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第二阶段:发轫阶段(1945-1979年),这一阶段在资料方面宣传有限,研究刚刚起步且重视价值判断,理论尚属空白。第三阶段:初兴阶段(1980-1999年),这一阶段出版了《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大足石刻铭文录》以及部分勘察报告,成立了大足石刻研究会,扩大了学术研究范围,开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编撰了大足石刻年表和百年研究综述。

第四阶段:展开阶段(2000年以后),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启动了大足石刻全集出版计划,加强了研究队伍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趋势,明确提出构建大足学。

对大足学的研究对象有四分法、三分法、二分法。两分法是以大足地区包括周边地区为中心,以巴蜀石刻为主体。三分法是在两分法的基础上,再覆盖南方或者西南地区的石刻文物和文化遗产。四分法则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的大侵染圈层作为最后一个圈层。

在研究方法上,考古学和艺术学作为大足学的两大学科依托,其方法可以作为大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基于巴蜀石刻不仅是文物、艺术对象,它还有地上与地下文物、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相辉映,可以采用经过改造以后的“四重证据法”;基于当前区域全球化和全球区域化的趋势,则可以采用区域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