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与毛泽东 毛泽东与黎锦熙师友情:"生平不见良师友 得吾兄恨晚"
“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这是毛泽东1915年给黎锦熙信中的话。黎锦熙是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担任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亦师亦友,也如兄长一般,便是毛泽东对黎锦熙的情感。从1913年相识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到毛泽东逝世,两人60余年的情谊超越了生死、贫富、贵贱。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回首这穿越时空的世纪佳话,仍然引为世人美谈。
黎锦熙是怎样的一个人
或许你不曾听说这个名字、不知其为何许人也,那么你只需在任意搜索引擎中输入这三个字,然后你会发现,哦,原来他是这样一位有大作为的人,而且离我们如此之近。
他是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他22岁开始执教,26岁受聘国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自此一生潜心研究语言文字,致力于创建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普及白话文、改革文字、编订《国语辞典》,在语音、音韵、语法、修辞、汉语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今天的我们以黎锦熙发明的汉语拼音作为认识汉字的入门;我们虽来自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不同民族,但可以畅通地交流,得益于黎锦熙和其他先辈的努力;我们翻开书本、打开电脑,入眼的文字和入心的文章是黎先生所倡导的简体字和白话文;我们为解疑释惑寻求答案而翻开的辞典,也凝注着黎锦熙的心血。
他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后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颇负才学、他们思想进步、他们热爱祖国、他们崇尚民主与科学,他们在重庆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讨论时局,发表政见,黎锦熙就是其中一位。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黎锦熙被公推为九三学社监事,后历任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第三至五届中央常委。
他是响当当“黎氏八骏”之首。熙、晖、曜、纾、炯、明、光、扬,多以光明之意命名的八兄弟,他们中有教育家、音乐家、矿学家、出版家、工程师、作家,为我国文化、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名副其实,可谓熠熠生辉、光耀门楣。
那些年 他们风华正茂
20来岁的黎锦熙是一个思想进步、富有革命精神的年轻人,但不屑与官为伍,曾经作了10日公务员就炒掉了老板。之后,他改办《长沙日报》,创办《湖南公报》,写社论、时评,他为振兴中华而疾呼,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这些都使这个小青年儿誉满长沙城,受到其他年轻学子的崇拜。同时期的毛泽东剪辫子、退学,十足一个“不安分”的学生,也是黎锦熙众多粉丝中的一位。
1913年,23岁的黎锦熙和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相遇了,因为年龄相当、因为同一个故乡、更因为思想上的认同,二人一见如故。一个说,“晚,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俩人略同,皆大可造,宜示之以方也。”一个说,“闻黎君劭西好学,乃往询之,其言若合,而条理加密焉,人手之法,又甚备而完。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之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毛泽东和黎锦熙在一校为师生的时间只有两年,两年中,二人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尤其是毛泽东在治学和为人方面深受黎锦熙的影响。黎锦熙生平最服膺“勤”“恒”二字,当中“恒”字最重要。他常对毛泽东说,世人多是“勤于始而怠于终”,所以无所成。毛泽东后来作对联一副,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足见其受黎锦熙持之以恒思想的影响。
黎锦熙赞赏“安贫乐道”精神,并身体力行。他的这一优良品行也感染了学生,这是为师者以“身教”的方式达到“传道”的目的。他曾经对毛泽东讲,刻苦俭朴的生活,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不畏劳苦、战胜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是成大器者不可缺少的。以老师为榜样的毛泽东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从不乱花一分钱。将“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课堂感想写在书本、铭记于心。
毛泽东不仅在学习和为人上深受黎锦熙影响,而且在生活上也得到黎锦熙的照顾。当时毛泽东是实实在在的一名寒窗学子,一件褪了色的灰布长衫,从年头穿到年尾,天暖时单穿,天凉了就在里面加衣裤,一些同学跟他开玩笑说:“毛润之的‘算术’学得好——冬天用加法,夏天用减法。”黎锦熙并没有以貌取人,反而更为器重,时时处处关心毛泽东。他请毛泽东帮忙抄写稿件,给适当的酬劳。
1915年9月,因黎锦熙赴北京任职,使这对挚友被迫分离。此后二人便开始书信往来,毛泽东在信中谈理想、谈抱负,感叹知己离去的苦闷。1918—1919年毛泽东因组织湖南青年留法和驱逐张敬尧事曾两次到京,都得到黎锦熙的帮助和关心。
黎锦熙经常为毛泽东特别准备饭菜,让他打“牙祭”,还邀请毛泽东一起过春节。期间,他们评论时政、探讨学问,寻求思想上碰撞出的火花。1920年5月,毛泽东离京返湘,不曾想这一别近30年。
30年后再叫“黎老师”
1949年6月17日上午,一辆汽车缓缓驶入和平门北京师大宿舍区,从车上下来的毛泽东直奔早已等候多时的黎锦熙,一声“黎老师”和着眼泪喊出口,也换来黎锦熙的泪水双流。一别经年,风华正茂的意气书生不复存在,历经30年动荡岁月,再次紧握的双手已属于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
当时,中共中央刚从西柏坡迁进北京城。毛泽东给北京师范大学代校长汤藻贞打电话时得知黎锦熙等在北京,很是高兴。当汤说要让他们来看毛泽东时,毛泽东忙说:“不要,不要,我去看他们。”于是就有了上面令人动容的一幕。当天中午,毛泽东掏钱置办酒菜,与黎锦熙和其他几位教授一起把酒言欢,直到天色将晚。
再次相见,一个还在三尺讲台,另一个已是国家元首,这似乎是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依然影响不了他们的友谊。毛泽东经常趁人不注意就一个人跑到黎锦熙家去做客,因为安全原因不能成行,就邀请黎锦熙去中南海。他几乎每个月都在家中设宴请黎锦熙叙旧,或共饮畅谈、或泛舟赏花,有时也把黎锦熙的世交齐白石一同请去共叙。开国大典时,毛泽东还请黎锦熙登上了观礼台。
建国以后,国事繁忙的毛泽东更加不容易抽出时间去看望黎锦熙,就常常委托秘书去看望,并捎去一些喜爱之物,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习惯。
毛泽东曾想请黎锦熙在政府部门担任实质性职务,被黎婉言谢绝。后来,毛泽东指定黎锦熙和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7人,共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黎锦熙如鱼得水,为汉字改革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对黎锦熙的其他学术研究,毛泽东都给予充分支持和肯定。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也为这段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友谊画上句点。得知毛泽东逝世的噩耗,黎锦熙数日不思茶饭,本已孱弱的他再次病倒。一年多以后,黎锦熙驾鹤西归。(刘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