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版本比较
第二交响曲的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田园情调”。日的欢愉和夜的神秘相互交织,这成了领会与诠释的难点。“最先进入的小提琴为整个乐曲带来欢快的气氛,接着便神秘地转向了庄严的长号和滚动的鼓点,夜幕的怪异的整个乐曲中从没有完全消失,即便是在光辉欢跃的D大调终曲中。
”(理查德#8226;奥斯本语)这种格局与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很不相同,倒是贝多芬第七交响在四个乐章的情绪安排上与之有些类似,特别是两者都有一个悲剧性的、运用了不少古代森严技法的第二乐章,但贝多芬第七没有那种反复出现的日与夜的交替。
而杨民望认为:“(第二交响曲)加强了在复杂的声部进行中妥善安排的明暗对比,削弱了个别乐器的个性化处理,追求精致的音色组合,手法接近贝多芬《第四交响曲》。
”贝四第二乐章的结尾,轻轻滚动的鼓点与铜管乐器组合在一起,或者是第一乐章发展部微弱的定音鼓与弦乐对答的经过句,类似的笔触在勃二中也可以听到,不同的是,勃二的笔法更为厚重、阴沉。我也部分赞同将第二交响曲比喻为“日落时分的荷兰风景画”。
这一比喻在强调落日风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作品某些部分阴雾阵阵、沉郁苍茫的特点(荷兰因为地处湿地的缘故,其风光时常陷于阴霾与雾气)。沉郁苍茫的基调在第二乐章达到了极致。
第二乐章被誉为“勃拉姆斯崇高的哲学抒情诗中最独特的篇章”,它横亘在乐曲的中心,使得首尾两个乐章无法真正取得强势。第二乐章还有一个不易领会的重要之处——第二乐章86~89小节——长号奏出葬礼般的下行动机(如谱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