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市长于莎燕:合理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县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快粮食主产区县级经济发展的意义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7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黑龙江省县一级的人口数量及土地面积均占全省的70%以上,经济总量却在30%以下,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恰恰在农村、在县一级。
目前,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粮食主产区,县级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严重、产业调整落后等问题。
于莎燕建议赋予县级经济发展更多的自主权。她认为,目前县级政府的经济调控、管理功能严重弱化,应该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
适当调整税收政策会给粮食生产区的县级经济发展留一些增收空间。于莎燕建议说,目前一些税费政策可做适当倾斜,例如,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可将部分留在县里;在县境内的省属企业所得税、公路养路费全部或大部分上缴,可以部分返还给所在县;在保证各级财政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逐步调整县级现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逐步减少粮食主产县财政上缴比例。
于莎燕还建议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县级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要落实兑现财政支农资金高于财政增长的法定政策,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加县级分支机构授权授信范围,实行存贷挂钩,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级经济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对粮食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领域。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十分重大。”于莎燕说,绥化市的优势在农业、潜力在农业。绥化市现有耕地216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认证面积820万亩,无公害食品面积22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120亿斤;安达、海伦、庆安、兰西、望奎等地相继被国家授予“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中国亚麻之乡”、“中国瘦肉型生猪之乡”。
绥化要想构建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除了当地政府和企业更加努力外,国家还应给予必要的扶持。于莎燕建议,国家在无公害、绿色食品检测体系和市场建设上给予支持;财政支农金应适当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等重点对象的补贴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增加农业防洪防涝堤防工程、水库消险工程、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等基础设施投放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