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冷西与胡乔木 胡乔木领导下的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
胡乔木领导下的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
史进平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后,发出加强纪律性的指示。在关于宣传工作的指示中,毛泽东批评说,各地领导机关对于报纸、通讯社等极端重要的宣传机关放弃领导责任,或者虽未放弃领导,但是抓得不紧,听任许多错误观点广泛流行,报纸、通讯社宣传工作不严肃。他要求报纸在出版前,要由一个完全懂得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的同志,将大样看一遍,改正错误观点,然后出版。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新华社迅速决定抽调一些业务骨干组成班子,在胡乔木领导下编写和处理重要稿件。吴冷西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说:“毛主席于1948年6月向各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和各前委发出了关于加强报纸通讯社领导的指示。
不久,党中央即决定集训新华社的主要干部,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的新局面。中央书记处分工主持集训工作的是刘少奇同志(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也经常指导),日常负责具体工作的是乔木同志。”曾在新华社工作的梅益也回忆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到达西柏坡以后不久,有一天,周恩来同志通知廖承志、范长江、石西民和我等几位同志到他那里开会,乔木同志也参加。
”“就在那次会上,周恩来决定以后新华社重要稿件由乔木同志负责审阅。同时调少数业务骨干组成一个精干班子,住在西柏坡,在乔木直接领导下编写和处理重要稿件。”
从1948年5月起到1949年3月,陆陆续续从新华社总社及各地分社抽调到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的人员有范长江、陈克寒、梅益、吴冷西、温济泽、朱穆之、黄操良、廖盖隆、王宗一、曾彦修、方实、赵棣生、沈建图、陈龙、余宗彦、吴玉森、丁树奇、左荧、田林、许诺、刘祖春、洪沛然、胡若木等30余人。
当时,新华社总社设在距西柏坡两华里的陈家峪村,编辑、电务、印刷等部门近900人分布在西柏坡周边的其他十多个村子里。曾在西柏坡工作过的老同志都习惯地称这个总编室为“小编辑部”,这是相对于总社“大编辑部”说的。
时任新华社总编室军事组组长、后任新华社社长的朱穆之回忆说:“我是1948年10月份从济南前线回来后才到西柏坡小编辑部的。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问了新华社小编辑部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军事组的情况。”
新华社是党的“耳目喉舌”,胡乔木领导下的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担负对各地来稿的审稿和编写新闻、评论的任务。在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先期只是在中央领导及胡乔木领导下编写和处理稿件,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增加了在此集训干部的任务。
这也表明,除了严格宣传纪律外,成立新华社总编室还有另一个目的,即在进城之前对新华社的主要编辑人员集中进行政治和业务训练,为新中国培养新闻领导人才。从先后抽调到总编室工作的人员名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为各部室、各组负责人和新闻业务骨干,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均成为中央或地方新闻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这段时期,总编室开展工作有两种方式。
一是日常工作与集训相结合。为促进大家的学习,胡乔木把日常业务工作与集训工作联系起来,每天晚上召开编辑会议(被戏称为“记者招待会”),大家各抒己见,议论风生。胡乔木谈对当日稿件的审阅意见,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标点符号,从主题思想及至文字技巧、错别字等等他都严格要求,评点入微。
曾彦修后来回忆起那段岁月时,不无感慨地说:“那时稿子就是教科书,胡乔木自己又是班主任又是主讲教授。”吴冷西曾回忆,有的稿件,被胡乔木从头到尾批得体无完肤,要求重新撰写。
有的稿件经过三次、四次返工才获通过。像范长江这样经验丰富、全国闻名的老记者,写的一篇战局评论也受到过胡乔木的严厉批评。事后范长江对吴冷西说,如果不是在随毛主席转战陕北过程中经常看到陆定一和胡乔木起草的稿件被毛主席修改得等于重写,很受教育,他根本接受不了胡乔木的意见。
要是在《大公报》,他早甩手不干了。田林也对此记忆犹新:“刚来西柏坡的编辑们有的对这样的严格要求非常不适应,感到有压力,稿子编写出来后,犹豫再三,不敢送审,怕通不过。时间一长,同志们便逐渐适应了,都感受到在乔木领导下工作,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提高得很快。”
二是行政和业务两手抓。当时,总编室要求编辑行政负责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写稿、编稿上,不能只忙于日常编辑行政事务。方实回忆道:“在一次宣布编辑部组织机构和人事变动的会议上,胡乔木着重指出:过去编辑行政负责干部脱离编辑业务,好的编辑人员被提升为编辑行政领导后,即脱离业务,忙于行政工作,致使编辑工作质量不能提高,这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损失。
今后必须纠正这个偏向。一切编辑行政负责人必须同时又是强有力的编辑工作者,行政业务要尽可能减少,主要精力应放在写稿编稿上面,编辑组长、主任及至总编辑都应当这样做。
”梅益回忆说:“这个短期的训练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在西柏坡工作过的同志,1949年3月进入北平后,大都成了中央各新闻机关的重要负责人。”
1949年3月,新华社总编室随同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揭开了新华通讯社历史上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