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赵卫东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赵卫东 为了患者 连续三年没午休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男,上海复旦大学影像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工作,主要从事CT.MR诊断和研究,是山西省知名的影像专家之一

男,上海复旦大学影像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工作,主要从事CT、MR诊断和研究,是山西省知名的影像专家之一。分别于1992年、2005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曾受政府资助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深造。

多年来发表专业论著30余篇,包括SCI收录英文原版杂志一篇,中华系列杂志3篇,参与编写专著两部,独立编著专著一部,承担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两项,还曾参加由上海中山医院及“上海影像研究所”承担的卫生部重点项目“肝癌的影像学及相关问题研究”,该项目于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攻方向有:⑴椎间盘突出及骨性关节炎的综合微创治疗,这是在上海读博士期间引进,于2006年在我省率先开展的先进技术,由此可以使大部分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得根治,避免开刀手术,明显减轻关节疼痛,并使一些重度患者延缓或避免关节置换手术;⑵CT引导下体部病变的穿刺活检及治疗,自从1993年开始这项技术后,赵卫东已完成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培养3名研究生,并直接培养多名进修医师使得目前我省已经另有4-5家医院也可以开展这项技术;⑶肝癌的MR诊断技术,得益于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周康荣教授,在肝癌早期MR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多篇论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⑷体部疑难病变的MR、CT诊断,拥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同时在教学及专业英文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有一位医生,他总是精神十足地忙来忙去,从周一到周五,中午准加班,总是在十分钟内匆忙吃完午饭就上手术台,但他又经常会花上半个小时为一位患者做医疗咨询……他身高超过1.9m,是我省省级卫生单位仅有的两位太原区段奥运火炬手之一。他,就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影像科的赵卫东。

2006年,还在读博士的赵卫东从上海率先引进了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技术,只需要注射四针就可以治愈疾病,不仅使患者避免手术的风险,还为他们节省了近90%的手术费用,如今,通过这一技术康复的患者已经超过2000人。

无痛苦手术中,患者入睡

赵卫东告诉说,许多患有椎间盘突出的老年人由于年纪大、合并症多不适宜手术治疗,但如果不治疗,患者的痛苦很大。

“曾经有一位60多岁的大妈,因为这个病疼得一个星期没睡好觉,脸色特别不好。”赵卫东说。

大妈的儿女将老人送来医院时告诉赵卫东,大妈因为疼痛已经有一周时间没有睡好觉了,饭也不想吃,精神很差,牵引、输液、理疗都不管用。赵卫东给大妈检查时,她一直蜷着身子跪在诊断床上,她对赵卫东说:“我在家就是这个样子,身子不能伸直,稍微伸展一点就疼得厉害,浑身出汗。”治疗时,大妈也是蜷着身子,赵卫东和其他医务人员就这样将她抬上了诊断床。

手术一共需要注射四针,赵卫东给大妈注射完第一针,转身准备第二针时,背后传来打鼾声,原来大妈已经睡着了。看着大妈安睡的模样,赵卫东笑了。

“当时真应该用摄像机拍下来,大妈睡得特别安稳。”赵卫东说。

治疗期间,需要患者保持清醒,但赵卫东还是让大妈睡了一会儿。过了十分钟,他把大妈推醒,问她有什么感觉。大妈看了看四周,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医院。她告诉赵卫东:“我睡得真舒服,好久没睡得这么香了。”手术后,赵卫东又让大妈在诊断床上睡了一觉,才让她回家。

有一个河曲的老大爷,因为椎间盘突出在床上待了八九个月,不能下地干活。来医院时,大爷告诉赵卫东:“我现在是个废人。”

经过赵卫东的治疗,三个月后,大爷能下地干活了。之后,大爷把周围患有椎间盘疾病的人都介绍到赵卫东这里。2009年,大爷给赵卫东打电话,请他参加当地的传统古会:“赵大夫,你快来吧,我们这里被你治好的人,两桌都坐不下,大家都想再见见你。”

为患者节约近90%的手术费

通过开刀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需要花费近三万,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采用微创技术,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只需要花费3000~4000元,比开刀手术节省近90%。

有一次赵卫东在走廊里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蹲在那里,他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了?”站在一旁的孩子母亲告诉赵卫东,孩子天天说自己的腰、屁股疼,检查发现是椎间盘突出。“孩子这么小,不敢让她做手术,这已拖了快三个月了,而且做手术得好几万元,我们……”孩子的母亲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卫东告诉她可以通过微创技术治疗疾病。经过交谈,孩子的母亲对治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她还是不放心。之后,她又来医院咨询了三四次。赵卫东发现,每次来医院,孩子都穿着同样一件校服。后来,孩子的母亲告诉赵卫东,自己是下岗职工,当初就是考虑到无法承担开刀手术的费用,才会拖了那么久没做手术。

每次来医院,孩子的母亲手里都会拿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密密麻麻记了许多个问题,比如“有没有给这么小的孩子做过手术”、“需要花费多少”、“治愈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等。每次到赵卫东这里,她都会先站在一旁,听赵卫东给别的患者讲解治疗方法。

后来,来医院复查的患者都认识她了,告诉她:“你看我们这么多人都是赵大夫看好的,你就放心吧。”

一个娄烦的患者还现场给她做起了示范,“你看我做好几个蹲起都没问题。把孩子交给赵大夫你就放心吧,太好了,我恨不得把我们娄烦所有的椎间盘患者都给介绍过来。”

看了娄烦患者的“现场演示”,孩子的母亲终于下定了决心。

打针的时候,孩子问赵卫东:“叔叔,疼不疼?”赵卫东摸摸她的脑袋,告诉她:“你感冒的时候打过青霉素没有?这就像那个针一样。”孩子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说:“那我就放心了,我打过青霉素,不疼。”每进行一个步骤,赵卫东都会提前告诉孩子,“现在该打麻药了”、“现在给你注射药”……

半个小时,孩子没说一个“疼”字,顺利完成了治疗。

之后,每当有患者询问:“赵大夫,治疗的时候疼不疼?”赵卫东都会用这个孩子的事例来鼓励他们。

2006年开始,为了患者放弃午休

这种治疗方法必须在CT引导下才能实施,从2006年引进技术开始,赵卫东就没有午休、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午饭,每天中午当人们下班后,他才来到CT室,趁着中午CT室空闲,加班给患者进行治疗。“没办法呀,正常上班时间CT都被占用着,我只能中午用。”赵卫东摇了摇头说。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十一点半,赵卫东就会来到CT室,开始做治疗前的准备。“好几年了,我的午饭就是在CT室吃的。”赵卫东说。为了不浪费中午的时间,多给几个患者治疗,从2006年开始,他的午饭就只是那一个盒饭,吃饭的时间也从来超不过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