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9日,我校隆重举行中国稻作之父.被***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的丁颖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农业部党组成

11月9日,我校隆重举行中国稻作之父、被***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的丁颖教授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梁田庚,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薛亮,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罗远芳,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蔡汉雄,省科协秘书长杨豪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蒋宗勇,茂名市副***陈亚春,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的代表,我校全体党政领导及校友会全体理事、丁颖实验班学生,以及丁颖教授家属。会议由校党委***邢苗教授主持。大会首先播放了由华南农业大学制作的专题片《丁颖》。在30分钟的放映时间里,与会人员跟随历史的画面和受访者深情的回忆,重温了丁颖教授为振兴祖国农业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奋斗终生的点滴片段,重温了他勇于探索、敦厚淳朴、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本色的科学家情怀。

随后,陈晓阳校长、梁田庚司长、薛亮***、罗远芳副厅长、丁松筠先生、广东省农科院廖森泰副院长、卢永根院士分别作了讲话,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丁颖教授生平的感人事迹,高度评价丁颖教授为中国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所做的巨大贡献。
陈晓阳在讲话中回顾丁颖教授“光辉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指出,丁颖精神是华农大重要的文化积淀,是华农的传家宝,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继承和发展丁颖精神对于今天的华南农业大学有着深刻的重大意义。陈校长表示,学校要从三个方面弘扬丁颖精神:第一,不断发掘、整理、丰富丁颖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主导。

通过各种载体对师生进行教育,让丁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第二,把丁颖精神渗透到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和优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要传承“建业自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培育求实创新的人才。第三,大力提倡丁颖精神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将华南农业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邢苗***在大会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希望华农人秉承和弘扬丁颖精神,沿着丁颖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华农人开创的办学道路,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努力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纪念大会结束后,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一系列稻作科学发展学术报告会,以学术交流的方式纪念丁颖教授诞辰。来自武汉大学的朱英国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谢华安院士和江西农业科学院的颜龙安院士等8位教授和研究员分别就自己所进行的稻作科学研究与华南农大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

我校在本科教学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质量工程”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加强改革,切实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基于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经历、入学基础、发展潜力等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校开始探索“分层次、分目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开设“丁颖”实验班,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以我校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三个“丁颖实验班”。

每年每班招收30人。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六个专门”: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专门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专门安排实验室,专门安排教室,专门组织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指导教师。对“丁颖实验班”强化基础课学习,强化通识,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突出专业特色,以课程属性构建知识结构。学生按照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根据学科大类学分要求,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课程,以课程为基础确定专业方向,突破学科和专业的界限,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以此对各类课程进行合理的学时分配,按照认知规律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完成教学进程。“丁颖”实验班先在2007级学生中进行经济管理实验班的试点,目前已经在2008级学生中全面实施。


2.实施“红满堂计划”,对优秀本科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学校实施了“红满堂计划”,每年在高年级学生中遴选200名勤奋好学、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推行“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优生优培”的培养方法,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商定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加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为学业优秀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发展平台和空间。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为进入“红满堂”计划的学生每年安排一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专门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实施本科生互访计划,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学校每年选送优秀本科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短期学习和培训,并鼓励和支持各学院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外大学、大公司参观考察和实习。

通过短期互访、选修课程等多种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毕业后适应国际化潮流下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尽力。目前,我校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互访交流计划。
4.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实践探索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破人才培养的学科与专业壁垒,学校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结构为基础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整合了动物科学与兽医学的两个一级学科,制订了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兽医师、学科及行业的未来领军人物为主要目标。

该创新区入选了2007年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二、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自2007年初教育部启动“质量工程”以来,我校认真筹划,积极落实,于2007年4月底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华南农办〔2007〕70号)等三个文件,正式启动我校的“质量工程”。
我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分批建设,突出重点,通过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2007、2008年的上半年,学校开展了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申报、校级、省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等项目建设工作;在下半年,学校组织开展了特色专业、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教学团队、校级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工作。
本着“先培育,后奖励”的原则,鼓励教师把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对于作出成绩的教师重点支持。学校对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建设项目实施后补助的经费配套政策,以奖励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