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泽简介 吴祖泽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吴祖泽简历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1月30日在京举行“吴祖泽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副主任杨捷兴宣读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宇宙太阳系里又将有一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命名仪式上,作为小行星发现者、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海斌研究员介绍了“吴祖泽星”轨道运行和发现情况。吴祖泽院士作学术报告《我的科研生涯》。
吴祖泽,专业技术少将,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奠基人和实验血液学的先驱,在长期进行造血干细胞基础理论和临床转化的研究中,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迄今存活超过30年,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1项,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9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誉称号。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2011年10月,为纪念人类视觉与眼球运动功能的中枢部位——顶盖前核暨“蔡氏区”的发现者,中国生理学奠基人及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劳动生理学创始人、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蔡翘院士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曾将编号为“207681号小行星”命名为“蔡翘星”。
此外,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李振声、孙家栋等一批中国著名科学家曾先后获此殊荣。
吴祖泽,1935年10月19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他两岁时全家搬到上海。他在高中学习期间,就读高中二年级时开始自修高三课程,学年末以同等学历资格参加了全中国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结果金榜题名。1953年秋,他赴青岛,求学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
1956年秋,他曾被选拔拟赴前苏联深造,后因两国关系冻结而中断。1957年毕业,加入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行列,从事核武器医学防护的国防科技研究,曾先后几次身临核爆炸试验现场,为飞行员进行辐射检测,研制核爆炸简易防护装备,开展放射生物学和抗放药物机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