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之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运载火箭之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1906年12月30日,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出生在乌克兰的日托米尔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考入基辅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转学到莫斯科鲍曼高等工艺学院学习。毕业以后,科罗廖夫正式加入了闻名遐迩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成了一个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和新飞机试飞员。
科罗廖夫却不满足于在大气层中飞行,他的理想是到宇宙空间中去翱翔。30年代初,他结识了著名的火箭理论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研究大型火箭。1932年成为这个小组的负责人,次年,科罗廖夫担任新成立的喷气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很快取得火箭研究和试验的许多成果。1936年,他成功地设计出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还相继出版了《火箭发动机》和《火箭飞行》等著作。
1937年开始,在斯大林一手策划的大清洗中,科罗廖夫因莫须有的阴谋颠覆罪遭到指控,被判十年徒刑,押解到西伯利亚罚做苦役。这位年仅而立之年、风华正茂的年轻设计师,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成了一个开挖金矿的苦工。
几年后,经有关部门多次申请,科罗廖夫获得减刑,被调到一家监狱工厂,以待罪之身进行军用火箭研究。在一次试验中,液体火箭发动机爆炸,他被炸得头破血流,却庆幸因自己身在现场,终于找到了爆炸的真正原因。1944年,科罗廖夫被提前释放。
二战结束后,科罗廖夫和同事们利用德国专家的智慧和V-2火箭的大量资料,在一年时间里,研制、发射成功苏联第一枚弹道式导弹。1947年至1953年间,已是导弹总设计师的科罗廖夫,取得了一连串重要成果,包括仿制和自行设计的近程、中程、远程和战术导弹,中程导弹试验成功后即开始装备部队。
从1953年开始,他开始领导研制P-7洲际弹道导弹,1956年又将P-7号导弹改装成准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1957年8月3日,这枚行程可达7000公里、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试飞成功。
齐奥尔科夫斯基可以说是影响了科罗廖夫一生的人物,在一次会面中,他提出了“火箭列车”的设想:“一列火车可以有十节车厢,也可以有十五节车厢,一切就看载客量大小而定。这火箭,是不是也来个‘列车’呢?”
科罗廖夫豁然开朗,此后他不断完善“火箭列车”的设想,最后,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由P-7洲际导弹改装,定名为“卫星号”运载火箭。它由中央芯级和四个助推级火箭捆绑而成,共用20台主发动机和12台游动发动机。火箭全长29.167米,最大宽度10.3米,起飞重量267吨,起飞推力达398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1957年10月4日上午火箭发射成功,人类从此进入宇宙航行时代。
不及一个月,为了给载人航天预作试验,苏联又发射了一颗载有名叫“莱依卡”的小狗乘坐的“卫星”2号。
在科罗廖夫几近狂热、顽强地推动下,苏联航天部门在围绕一个目标加速运转,即将人真正送入太空。
为准备首次载人太空飞行,前苏联宇航局从1960年3月开始招募宇航员,这期间训练了至少20名宇航员,但大多数受训人员因种种原因被淘汰,最终只剩下6人,其中包括尤里·加加林。
加加林得以选中的原因是,他驾驶过雅克-18、米格-15、米格-17、米格-21、伊尔-14等机型的飞机,头脑清醒,技术全面,他的各种测验和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优秀。加上他无可争辩的品格:坚定的爱国精神、对飞行成功的坚定信念、随机应变的智能、果断、镇静、谦逊和热忱。
1961年初,尽管“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航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7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
1961年4月12日上午,重约4.73号的“东方号”飞船由火箭送上太空。官方急于表明苏联又将美国甩在了后面,塔斯社奉命向全世界发布了一则消息:“尤里·加加林少校驾驶的飞船在离地球169千米和314千米之间的高度上绕地球运行。飞船的轨道与赤道的夹角是64.95度。飞船飞经世界上大多数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
其实,返回途中险象环生:先是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接着通信线路一度中断。第三级火箭脱离后,飞船出现急剧旋转。接近大气层时,飞船几度胡乱翻滚,令地面上的科罗廖夫血喷心悬……
因披肝沥胆的劳累,精神上长期的亢奋,以及复杂的人事纠葛,科罗廖夫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了。1966年1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
美苏之间的太空竞争
通常认为,美苏两国对于月球的竞争,始于1961年加加林飞入太空之后。其实,在首次发射地球卫星后,他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月球。
1958年到1976年间,苏联科学家完成了绕月卫星、登月车的试制、试运行,发射了无人飞船环绕月球飞行,实现了无人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登陆和漫游。其中,1966年至1969年,“联盟”号飞船和“宇宙”号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完成了登月飞行器的测试工作;1965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回地球;1970年至1973年,研制成功了由地面遥控的无人月球探测器,三部无人月球探测器不仅拍回了大量月球背面的照片,还从月球表面采集了土样,并将它们运回了地球。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人一度占尽了风流,总是与一连串的“第一次”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名女宇航员上天……
苏联人力求再创造一个“第一次”,即率先实现载人登月。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苏联为登月计划而设计的火箭名为N1号,共制造了十枚。设计这种“巨无霸”式的N1号火箭的最初目的,是将代号为“苏联月亮”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但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来看,一枚火箭由数十台使用煤油和液氧作燃料的大型发动机组成,存在着致命的缺陷,极易出现事故。结果,这种满载着苏联人太多期望的“巨无霸”,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总共试射了四次,每次都以悲剧和灾难收场……
美国人最初也出师不利。在冯·布劳恩的主持下,1958年8月,美国第一次用“尤诺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开拓者”月球探测器,同年10月、11月,又两次发射月球探测器,均以失败告终。次年3月,发射的运载火箭终于摆脱了地球的引力,却有着6000公里的误差,仍没能把探测器送上月球……
但在科罗廖夫逝世的1966年,冯·布劳恩只有五十四岁,他还活得很健康,而且踌躇满志,他相信失去科罗廖夫的苏联,已是泥足巨人,用不了几年,太空和月球上,将会更多地响起山姆大叔的声音……
但隐没在这场白热化争斗后面的两个人——冯·布劳恩与科罗廖夫,直到冷战结束后的许多年过去,才由英国BBC电台一部名为《太空竞赛》的纪录片披露出来。
摘自《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胡平著东方出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