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李玉兰哭灵 民间舞“花香鼓舞”申遗 78岁老艺人寻第四代继承人
“舞蹈动作有‘金鸡独立’、‘凤凰点头’、‘仙鹤伸腿’和‘风摆荷叶’。”李玉兰向记者介绍道:“舞蹈的关键在于打鼓的技巧,跳舞的时候要正反面交替敲打鼓面,外行人翻转鼓的时候小锤子可能敲打在鼓边缘,打不到正中心去。”
■屡获殊荣
《丰收歌》跳上天安门广场
从在前线歌舞团做舞蹈演员接触民间舞蹈开始,李玉兰就不断将各地民间舞元素运用、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是大量运用了这种“花香鼓舞”的核心元素。李玉兰的第一个作品、女子群舞《丰收歌》创作于1963年底,当时农村在战胜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李玉兰等前线歌舞团编导深入到南京沿江地区采风,创作了《丰收歌》,用花鼓的韵律和动作,欢快、有力地展现丰收的喜悦。
该作品获得第三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
1964年,在北京庆祝建国十五周年的游行队伍中,有数百人唱着“丰收歌”,跳着“丰收歌”的舞步通过天安门广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赞扬。1965年,前线歌舞团出访阿尔巴尼亚、波兰、柬埔寨和印尼时,都把此舞作为重点节目。
后来,罗马利亚、朝鲜艺术团访华演出时,还特地排练了“丰收歌”在我国各地演出,后来《丰收歌》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经典作品“金像奖”。上世纪70年代末,李玉兰结合“花香鼓舞”的动作和韵律、幅度,创作了《鼓钹舞》,男女群舞,男演员用钹,女演员用鼓,表现对江南水乡的喜爱和欢乐的情绪。
■老来担心
谁来接棒第四代传承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优秀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上世纪50年代风光一时的民间舞已身陷“濒危”困境。李玉兰告诉记者:“当时没有照相机、摄像机,全凭记忆,靠‘人传人’的办法,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离世,民间舞逐渐消失殆尽。”
近年,广场舞、民族舞兴起,对民间舞也是一种冲击。歌舞团考虑生存,花心思用纯粹舞蹈形式来排一个节目,收益少,见效慢,已经被市场淘汰,这个行业不赚钱,费工夫,吃力不讨好!”李玉兰说,她是凭着一股热情,觉得有责任把学到的这种宝贵财富传承下去。
李玉兰推测,民间舞老艺人作为文化财富的“第一代”继承人,目前可谓是凤毛麟角难觅踪影,自己这个“第二代”传承人的担子越来越重。为了申请姑苏区“非遗”,李玉兰目前正在将“花香鼓舞”的核心舞蹈动作进行归纳提炼,形成文字。
好在李玉兰的学生、姑苏区文化馆的退休舞蹈老师梁苏华已经接过了“第三代”的接力棒,在文化馆工作期间,她和老师李玉兰一起创作了大量的民间舞题材作品如《水乡花姑》,但是梁苏华今年已经57岁,需要寻找更年轻的“第四代”传承人。
“希望有更多的舞蹈演员、喜欢舞蹈的青年人能来学学这民间舞,也希望国家重视加以保护,别让这笔财富在我们这代消失。”李玉兰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