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佟强 山东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精准化管理打造安全生产链条
近年来,山东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围绕建设 “两型三化”矿井的目标,创新管理、科学治理,使安全工作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责任明确,截至目前,矿井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 2400天、安全产煤1400多万吨,先后获得行业级安全高效矿井、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矿井、全国双十佳煤矿等称号。
自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以来,该矿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可以简单概括为 “六个转变”和 “三个提高”:
“六个转变”,即安全管理实现了从制度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从规范行为向环境保障转变、从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从流程防范向科技防范转变、从多人监察向专家监察转变。
“三个提高”,即矿井的基础管理水平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
以2008年为例,全矿全年在搬家撤除十多次的基础上,完成原煤产量200多万吨。与此同时,矿井实现了 “四个零”的目标,即重大安全事故为零、重伤以上事故为零、重大非人身事故为零、新增职业病为零,轻伤事故率比上年下降62.5%。全年安全罚款同比上年降低34%, “三双”数量降低22%, “严违”次数降低41%,一般 “三违”降低72%,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可以说,按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翟镇煤矿 “关口前移、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了保障能力。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的要求,翟镇煤矿以安全责任落实年为主线,深入开展 “三项行动”,扎实推进 “三项建设”,安全状况持续稳定,继续延续着安全生产高效矿井的辉煌。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身处地质条件复杂、可采煤层浅薄的200万吨级矿井在齐鲁鲁中地区不断刷新着安全生产的好水平?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大型煤炭企业管理有序、运作高效、自控到位?
这一切都离不开安全管理模式的总设计师———翟镇煤矿矿长佟强,自2001年任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矿长以来,他就始终以锐意创新、竞创一流的精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立足解决问题、克服瓶颈,从体系建设、制度保障、装备提升、素质培养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如果把翟煤比作一把折扇,那么扇的一面是安全、一面是生产,动静间平衡自然,时空中和谐统一。
管理哲学开放员工思维
“立业先立人。”佟强在管理上一直倡导开放员工的思维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解决观念上的差异是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先导和动力。”
尽管煤炭企业员工除了对煤炭生产知识的深入了解,很多企业并没有要求员工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在佟强看来,员工需要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心态,员工的素质也应该与时俱进。翟镇煤矿本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采取教育牵引机制,通过下发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材料、选择典型教育书籍文章,如《谁动了我的奶酪》、 《跨越企业发展死亡线———让资产和人员流动起来》、《致加西亚的信》、《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等以及专题辅导讲座等形式引导员工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丰富,但是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欠缺,翟镇煤矿开设了 “干部夜校”,组织收看了 《经营通鉴》、 《A管理模式》、 《诠释海尔》等系列光盘,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
除此以外,翟镇煤矿在增强员工自身理论知识结构的同时,也鼓励员工走出矿门。近年来,翟镇煤矿多次组织员工到深圳华为、青岛海尔以及神华、兖矿等煤业集团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市场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输送各级管理人员到大中专院校进行短期培训、组织参加泰山经济论坛,听取中科院、知名大学专家教授讲解企业管理知识。
还专门聘请大学教授、管理专家来矿授课,包括省企业经营管理学会会长张庆仁来矿授课,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中层干部跟进学习 《高级工商管理培训课程》。
“通过学习,让员工看到了管理方式的差距和发展模式的差距,同时也学会了换种角度去思考、换个眼光看世界。”翟镇煤矿的工作人员表示。 竞争机制盘活团队高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规律,企业和员工莫不如此。这是佟强在管理当中建立竞争机制的初衷。 “通过竞争比出上中下,合理拉开差距,形成保护先进、激励后者的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佟强说。
在建立高效率的企业模式中,翟镇煤矿从多方面去盘活团队的高效率协作意识。翟镇煤矿按照四大机制(即:牵引机制、竞争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六大系统(即: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基于素质模型的潜能评价系统、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基于 KPI指标的考核系统、基于业绩与能力的薪酬分配系统、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开发系统),四大支柱 (即: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一个核心(即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结合全矿各岗位描述、职级界定、权重设计和量化参数,建立了全员量化考核机制。
佟强认为,建立好的机制能使能力强的人得到更好的发挥,也使能力差或不适合某些岗位的人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好的机制要从领导开始,一项创新的管理如果离开了领导的作用、没有领导的模范执行,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所以在差异管理中怎样从领导做起就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翟镇煤矿从矿领导班子到一般员工、从企业到岗位、从员工的工作态度到工作质量、从工作标准的制定到量化考核,事事有差异,而拉开差异最有效的形式是量化考核。翟镇煤矿还建立了动态分析差异机制。
以竞争的方式促进团队的协作能力,首先翟镇煤矿从岗位竞聘开始。建立完全市场化竞争机制,将岗位推向市场。将岗位面向员工公开竞聘,副总、工区区(队)长、部室主任、技术副区长和安监员、机关部室工作人员全部通过业务考试 公开答辩 绩效累积得分,综合评定,择优录用。同时,还建立了“上了能下、下了还能上”的公平机制,有21名职工包括8名竞聘中落选的中层干部重新竞选到副科级以上管理岗位,使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
各类创新活动的推行,不仅检验了员工的专业素质与整体素质,同时也活跃了企业文化。翟镇煤矿鼓励员工立足岗位的小改革和技术创新,并建立了创新工程负责人制度、技术创新抵押金制度和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评审奖励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采区设计、系统优化等技术环节和岗位,把创新项目量化到人头、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在不同时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在竞赛中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团队意识。
在各项活动与竞争机制的参与下,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的效率。与员工建立共同的愿景 “建设集团公司最具创新力的矿井”和 “团结拼搏、竞创一流”的目标,为职工描绘出一个发展蓝图。围绕共同愿景,各基层单位、部室及车间、班组分别制定出自己的愿景,每位员工也提出了自己的愿景、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并定期由组织帮助员工进行总结分析,这样一来,更加明确了员工在团队中的位置、提高的速度和存在的差距,使员工方向更加明确、劲头更加充足,为企业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打造了新的平台。
差异化管理促安全升级
差异化管理是佟强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上悟出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思维,佟强在翟镇煤矿打造差异化管理的新模式,不仅在人员的管理上用差异化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更是注入了差异化的理念。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核心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而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则必须不断保持并提升差异。”佟强表示。
在安全工作中,佟强带领翟镇煤矿的领导层认真分析,并将差异化理念引入安全生产管理中,得出了创新性的结论:安全事故发生是由于人、机、物有差异,即不适应造成的。因此,要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结合起来,积极营造人、机、物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
要实施安全管理,必须明晰各级人员的责任,实施层次管理,杜绝安全漏洞的基础。翟镇煤矿建成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监督监察、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信息数字化网络五大系统,按照 “六个凡是”的原则,明确了从矿级领导、副总工程师、部室专业负责人、区队管理人员、班组长和班组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层次分明、考评单元合理、全方位立体化的差异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了以工会主席负责的安全处理处罚复议制度,使管理人员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和监督,提高了透明度,同时也扩大了教育层面。
建立完善了技术人员排查隐患、行政管理落实隐患、安监人员监督检查隐患制度,并根据隐患大小的差异实施“五级”隐患排查制度;创新安全监督管理,实行督察和监察层次管理,并在各区队派驻一名安全监理,参与区队安全管理的决策过程,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矿井基本实现了由重制度向重程序、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重定性向重定量、由重阶段向重长效的 “四个转变”。
同时,利用数字信息化加强了严细安全时控管理,以抓 “精品工程”促进基层管理。基于事物动静结合的规律,翟镇煤矿充分发挥安全监控体系的作用,利用安全信息数字化系统,扩大覆盖地点和传输数据,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发挥安全信息集控和监控的“双控”功能,实现了以静制动。
在质量标准化管理上,翟镇煤矿坚持执行评审、调整、持续改进的原则,细化、量化、深化质量标准,严把现场 “毫米关”,切实注意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把握好正常、异常和紧急3种状态,形成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时时有标准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上的创新,促进了安全管理的全面升级。
科技创新紧抓新增长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翟镇煤矿一直坚持科技兴安的思想,层出不穷地创新科技,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据数据统计,2006年以来,翟镇煤矿完成各类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及技术革新项目4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其中,6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成果通过省局以上鉴定,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采煤工艺亟待转型的关键时期,为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翟镇煤矿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率先研究应用了以综合机械化采煤代替高档普采的生产方式,引进、改造并使用了轻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在3404W工作面应用并一举获得成功。
之后,按照 “人—机—条件”配套的思路,又先后投入使用了两套轻型液压支架,改进了11层煤三机配套,效率提高70%。在综采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变化的问题,该矿不断总结经验、做法,提出了 “让条件适应装备”的综采使用思路,从采面的设计到现场施工,围绕充分发挥综机效能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工作面平均单产达到60万吨,同时,先后进行了支架切眼安装方式、综采工作面过老巷、综采工作面过构造异常区、快速安装撤除、使用采煤机开宽切眼等多项研究和技术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终结束了矿井高档普采工艺采煤的历史,使得采煤区队从2003年的5个降低为目前的3个,采煤人员直接减少700多人,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程度大大提升。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获得了新矿集团公司的 “综采特别贡献奖”,而且为其他矿井应用综采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化公司的发展方向,成立了山东立人机械装备公司,负责新矿集团内部综采支架安装、搬撤和维修工作。
随着专业化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到省几家大型矿业集团公司和山西、内蒙古、贵州等地开展业务。专业化公司的成立不仅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支架维修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和安全程度。
目前,翟镇煤矿矿井四大运转设备已全部实现了远程控制;为大巷运输列车配备了制动车,安装了自动摘挂钩和IC卡控制系统,煤列车直接过卸载坑卸载,提高运输效率35%;在主井应用了PLC提升信号及自动定量卸载控制系统,提高了装卸效率;在全省煤炭系统首家应用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方便了调度指挥;成功应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拐弯猴车”运人系统,方便了职工上下班、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掘进巷道和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推广应用隔尘纱网,降低粉尘浓度一半以上;在采区皮带上下山完成了区域防灾反风系统,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工作面施工之前,应用MK—3型大功率注水钻对煤层实行超前注水,增加煤体含水量,使生产中的产尘量显著降低。
建立完善了3条 “生命线”工程,在运转工区、运搬工区和通防工区建设3个集控室,使管理更加高效快捷。
高科技技术的引进以及创新,翟镇煤矿开始逐步建立起了发展生态经济、可循环经济的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尾矿做煤炭深加工,建设了煤泥干燥项目。其中生产水分14%以下,粒度10mm左右的煤粉,年消耗煤泥14万吨,通过单独销售或配销,年创效益800万元;另一方面按照科学的环境治理方案进行土地复垦,开发塌陷地120亩,种植速生毛白杨8000余棵,成材后可创经济效益70万元。
发展立体种植项目,栽种绿化树种 9.2万株、大豆及中草药 50亩,建成了塌陷区多功能生态园林基地,年创产值10余万元,在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将 “包袱”变成了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