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江冬秀晚年生活 胡适晚年生活的两个片断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9年4月,胡适从上海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抵达美国,住进纽约东城81街104号他先前租住过的公寓里,开始了他晚年在纽约的寓公生活.胡适在纽约的生活十分清苦.当

1949年4月,胡适从上海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抵达美国,住进纽约东城81街104号他先前租住过的公寓里,开始了他晚年在纽约的寓公生活。

胡适在纽约的生活十分清苦。当时他所住的是大使级的住宅区,但是他那所破烂的公寓却没有大使级的防盗设备。一次,胡适外出,夫人江冬秀正在厨房烧饭,一个彪形大汉忽然从防火楼梯破窗而入。幸好胡太太没有学会一般美国女人临危时的尖叫,她只是下意识地走向公寓大门,把门打开,返身对那悍贼,大叫一声“GO!

”结果,那贼被胡太太的勇气吓住了,竟然真的乖乖从门口“GO”了。这件事说明胡适夫妇在纽约的生活不仅清贫,而且连最起码的安全保障都没有。

大名鼎鼎的胡适,在国内一向过得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是到了纽约迫于生计,他居然也学会了做家务活。夫人打扫厨房,他便整理内务;夫人烧饭做菜,他便洗碗刷筷;饭后又要把剩饭菜和器皿搬回厨房,随手带来抹布,拭几擦桌。

不仅如此,胡适还经常手捧纸袋到自选超市去采购食物,也常在电车上被人挤得东倒西歪。为了避免坐吃山空,胡适还屈尊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葛斯德东方图书馆做了一名管理中文图书的小职员。面对晚年生活的困窘,胡适难免悲从中来,以致多次对他那时结交的少年朋友唐德刚说:“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

唐德刚曾用他的神来之笔记录过这样一个细节:“记得有一次我开车去接他,但是电话内我们未说清楚,他等错了街口。最后我总算把他找到了。可是当我在车内已看到他、他还未看到我之时,他在街上东张西望的样子,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等到他看到我的车子时,那份喜悦之情,真像三岁孩子一样的天真。”(唐德刚《胡适杂忆》)唐德刚的这段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司马迁形容孔子迷路的故事。此时胡适的处境大约与当年的孔子颇有些相似,都是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

关于胡适晚年生活的描述,唐德刚的这段记录算是精彩的一笔,但是有一个人的描写要比唐德刚还好。这个人就是张爱玲。张爱玲是1955年从上海乘海轮赴美的,她在美国的初期,胡适刚好也在美国,俩人有过几次来往。张爱玲曾去看过胡适,胡适也主动找过张爱玲。

张爱玲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记录下了她所感受到的胡适:“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濛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只是望着,看怔住了。

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适之先生。”(张爱玲《忆胡适之》)

唐德刚与张爱玲笔下有关胡适晚年生活的这两个片断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永久地定格在时间的记忆里,使人任何时候想起来都感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