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福莱特 【专栏】莎士比亚:从斯特拉福到伦敦
斯特拉福是英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周围有着大片绿色的原野。街道极为干净,两边都是两、三层楼的小房子,有着尖顶和阁楼,简洁精巧。平整的石板路、黑色的铸铁马灯保留着数百年前原有的风貌。街道而骑楼上垂下大片的绿植,有给小城增添了许多鲜活的色彩
仅2.5万居民的小城,每年却要接待370万的游客。我和数百万游客一样,来这里只为一个人:莎士比亚。
一个生活在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士一世时代的英国人,以一部部惊世骇俗的戏剧作品,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400多年来,他的戏剧在世界各地被用各种语言上演,经久不衰。读过那么多大师的作品,看过那么多大师的戏剧,而今来到他的出生地,恍若在梦中。
莎士比亚并非出生于文学世家或贵族之家,他的父亲是个皮手套工匠和商人。在小城的莎士比亚博物馆里,我们见到了那个时代留下的皮手套,做得很精致,手指套特别长,因为当时流行长指甲。当年,在斯特拉福城中心有莎士比亚父亲的商店,经商的成功使他参加了市政委员会的活动,并担任过几年市财务官。博物馆里,保存着莎士比亚的出生记录、小时候读书的学校的课桌,还有一个剧院的模型,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去的就是这个剧院。
莎士比亚的故居是一幢两层楼的木房子,保存得令人惊讶的完好。这是因为莎士比亚在世时,其戏剧就为英国人所骄傲,因此保留了许多和他有关的东西。屋顶是褐色的茅草顶,底楼地是石板铺的,柱子是木头的,都是16世纪的原物(茅草顶每隔若干年换一次),屋子很简陋,不过每个房间都有壁炉。
窗户玻璃上有许多道弯弯曲曲的刻痕,那是来参观的名人的签名,用钻石刻在上面,有济慈的、司各特的、狄更斯的、马克·吐温的、还有多位莎剧演员的……莎士比亚故居从19世纪起就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了。所以,这些名人刻下的签名,也成了文物。
莎士比亚妻子安妮的娘家也被保留了下来,供人们参观。莎士比亚是1582年和安妮结婚的。妻子家的条件似乎比他家更好,底楼有一张极老的木靠背长椅,靠背特别高,椅面却特别窄,据说莎士比亚来求婚时就坐过这张椅子。不过,我想坐在上面一定很不舒服。
小镇被一条河环绕,是艾芬河,天鹅和成群的绿头鸭在悠闲地觅食。远处,有一座三一教堂,莎翁就长眠在此。河边有一组19世纪的雕塑群,高高在上、俯视四周的莎士比亚,边上是4个他剧作中的人物:正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哈姆雷特、因为杀死国王而不停洗手的麦克白夫人、登基为亨利五世的哈尔王子,还有堆着一脸媚笑的经典小人物福斯塔夫。
漫步在幽静的小镇上,我们忽然想到,如果当年莎士比亚没有离开小镇,那他就永远只是一个普通的威廉。不过,他为何要放弃小镇安稳的生活,要千里迢迢到举目无亲的伦敦去(当时去伦敦不易,中途经过牛津,还要换马车休息),到剧团去当一名演员?要去过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许多19世纪的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却宁愿躲到幽静的乡村,撰写长篇巨著。
也许,16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作为首都的伦敦,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而向往城市生活,向往激情,向往冒险,是许多男人的理想。莎士比亚这一走,面前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大舞台”的世界和作为“小世界”的舞台,他的创作激情喷薄而出。其实他的离去,才是他艺术生涯的开始。伦敦,才是他的艺术生命的诞生地。
斯特拉福小镇的街口放着一尊雕塑。本身并不大的雕塑放在一个高高的底座上。这是一个青铜的小丑,他戴了一顶滑稽的帽子,身子向右倾斜,右足翘起,左手高高地托着一根奇怪的“权杖”,动作有趣,让人发笑。
我有些奇怪,为什么写了《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那么多著名悲剧的莎士比亚,他故居的街口放的却是一尊小丑?
可能,当年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去,最先当的是跑龙套的小演员,和小丑也差不多,这是他的艺术生涯的起点。也可能,刀光剑影、血腥残杀、生离死别,对于剧作家来说,在历史和现实中看得太多了,在笔下和舞台上也塑造得太多了,面对冷酷、无情、荒谬的世界,最后他只能将这一切付之一笑。
更有可能,无论古今中外,小丑、丑角都是最早出现的戏剧元素,它都给人审美的愉悦,让人忘忧。这,也是戏剧的本质之一。
寰球剧院
在伦敦,我继续追踪莎士比亚的足迹。
穿过泰晤士河上最古老的伦敦桥,就来到了泰晤士河的南岸。拐过几条小巷子,一座勾勒着褐色木线条的白色“谷仓”式圆形建筑出现在我面前。这就是寰球剧院。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她在位45年间,英国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莎士比亚和他的寰球剧院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和戏剧的心脏。
莎士比亚从1591年开始创作剧本,他加盟了博比奇剧院的“大总管剧团”。这个剧院没过几年就搬到了泰晤士河的河畔,名为寰球剧院。寰球剧院的名字源于当时的一句名言——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其声望逐渐赶超河对岸的玫瑰剧院,成为伦敦最大的剧院。莎士比亚也成了寰球剧院的股东,他的历史剧、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天天在此上演,说不尽的悲欢离合,唱不完的喜怒哀乐,演不光的爱恨情仇。
寰球剧院外墙全部用红砖砌成,粉刷成白色,灰褐色的木结构在白墙上勾勒出横的、竖的、斜的均衡的线条。走进剧院里面,只见整个建筑是极高极大的三层木质回廊,大部分是露天的,只有舞台上方和回廊顶部覆盖着茅草屋顶。
这也是世界戏剧史上很有名的一座剧院,有着古希腊圆形剧场的风范,剧场内部有一个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平台,突出地伸向中心地带,这就是舞台。除了中间的一大片座位外,周围还有三层圆形座位,并用廊柱隔开,观众可围绕站在舞台的三边,或坐在回廊里观看演出。
当时的舞台就十分先进,上下藏有机械装置,地板是活的,可供鬼神出入,也可以用来设置烟火和特效。后台还有化妆间,演员可以在那里换衣服、化妆,演出结束后从那里退场。
露天的部分被称为“院子”,在莎士比亚时代,这个院子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这是最便宜的座位,票价只要1便士,代价是忍受日晒雨淋。舞台背后的回廊是乐队演奏者的楼座,有时候也用来布置一些场景,比如城堡的城墙、朱丽叶的阳台等。
面对舞台和两侧的回廊则是贵族包厢和绅士包厢,绅士包厢票价6便士,无论刮风下雨,比较有钱的观众就可以在屋顶下安心看戏。而贵族包厢则是最佳位置,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贵妇人在这里观剧、社交。不过,值得赞赏的是,在寰球剧院,上流社会和平民百姓能够在同一个空间欣赏艺术。
整个剧院足可容纳3000多人,不过由于是露天的,所以演出必须避开严寒,从4月一直演到10月。
然而,人们或许想不到,面前这座看上去非常古老的剧院是1987年重建,1997年才建成开放的,至今不到20年!
1613年6月,莎士比亚最后一个剧本《亨利八世》在寰球剧院上演时,道具爆破引燃的一个火星溅到寰球剧院茅草屋顶上,从而引发一场大火,剧院被毁,幸运的是全场3000名观众无一伤亡,所有的舞台道具、服装和剧本手稿也被抢救出来。很快,剧院又被热爱戏剧的人们重建起来,但是1642年剧院又被清教徒关闭。
直到300多年之后的1987年,美国人山姆·华纳麦克成立了莎士比亚寰球信托基金会后,寰球剧院迎来新生。人们在离剧院原址约200米处重新奠基,并从15世纪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拼凑出剧场的结构原貌。重建工作持续了10年之久,人们用昂贵的橡树木和大理石精心装饰剧院的每一个角落,外形遵循莎士比亚时代的草屋顶和木结构,甚至剧院的后墙都被精心雕刻上早期的古典图案。
1997年6月12日,重建后的剧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主持下正式开放。
首演季节从当年的6月29日一直持续到9月21日。此后,剧院每年夏季都上演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的作品。而这座剧院本身,也成为一件艺术品,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记得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曾经说过: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令人欣喜的是,今天,莎士比亚依然“活”在英国舞台上。不仅在寰球剧院,在伦敦的其他剧院,莎士比亚的作品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无数不同肤色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