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主管媒体一周四评货币政策:或将出台新政策组合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月29日,中国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刊发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时报专家委员会成员郭田勇的文章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7月29日,中国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刊发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时报专家委员会成员郭田勇的文章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

郭田勇认为,过松或过紧的货币政策环境均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假设货币供给宽松,将在惯性作用下对冲结构改革初衷。生产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产品、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攫取利益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惯性,在新动能尚未培育成形的前提下,可以设想,一旦货币供给宽松,经济模式将再次回到简单易行的“老路上”,不利于实现结构改革目标。而过紧的货币供给,则会抬升社会融资成本,抑制经济正常增长,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更谈不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郭田勇指出,货币政策配合实现供给侧关键领域的改革和突破,重点还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才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解决好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才能屏蔽“资金空转”、防止“脱实向虚”,才能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说,其一,完善利率期限结构,进一步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着力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完善利率走廊,提高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效率,有效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增强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

其二,组织实施好宏观审慎评估(MPA)。通过设置广义信贷指标,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考核,收缩房地产等领域的资产泡沫;通过设置同业负债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当前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赚取利差的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更加审慎经营。

其三,尽快制定出台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统一规范,加强对嵌套投资的监管,强化穿透式管理,缩短融资链条,进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对游离于考核之外的同业存单予以关注,从负债端发行同业存单再到资产端委外投资,其中潜在的“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风险不容忽视。

其四,继续加强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管理,加大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定向降准持续考核的作用,完善政策效果评估。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结构性工具导致总量偏多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本周《金融时报》刊发的第四篇货币政策相关评论文章。

央行主管媒体一周四评:货币政策不宜过紧

7月25日,《金融时报》刊发该报专家委员会成员连平署名文章称,货币政策已不宜进一步收紧。

连平指出,鉴于流动性明显收紧和货币市场利率明显上升,乃至于银行贷款利率也已开始上升,货币政策已不宜进一步收紧。连平认为,在下半年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金融宏观调节有必要开展具有维稳性质的逆向操作,实施积极及时地适度对冲。应在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同时,促进市场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控制在当前水平上,避免其进一步上升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7月27日,《金融时报》刊发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文章称,在稳步推进去杠杆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稳定,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

宗良指出,货币政策要体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精神,适度加大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等中长期资金的投放;宏观政策要特别关注各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拿捏好企业去杠杆和流动性稳定之间的平衡,避免各类政策过度“叠加”导致“超调”。宗良建议,可考虑设立多层次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既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压力,又可以避免降准带来的不利影响。

7月28日,《金融时报》刊发巴曙松文章称,稳住杠杆率上升的斜率是更为现实的政策取向。

巴曙松认为,杠杆率水平和风险的触发并无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上升斜率。以美国为例,杠杆率斜率陡峭是美国金融危机前显著的预警信号。对于中国而言,短期更为现实的目标是将年均15%左右的杠杆率攀升速度降至10%以下,长期要推进实质的杠杆去化则需要进行主动的结构性改革。巴曙松进一步解释称,紧缩不利于去杠杆,宽松也不利于去杠杆。过高的利率会提高企业的付息成本,导致被动加杠杆;而过低的利率使得信贷获得更容易,企业会主动加杠杆。因此,回归稳健中性的利率水平是保持杠杆率上升趋缓的最为有利的货币环境。

去杠杆的全新政策组合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为避免暴力去杠杆,一个新的政策组合正在出现:“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监管政策逐步恢复”。

中信明明指出,今年中国由4月至5月上旬的监管与货币政策“双紧”,过渡到5月中下旬至7月的监管与货币政策“双松”。下半年随着银行年内信贷额度耗尽,需要央行保持资金市场稳中偏松的状态以保证信用债融资。预计为避免暴力去杠杆,三季度货币政策继续缓和;而随着半年末因素结束,监管检查将逐步推进,但严厉程度不会再回到今年4月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