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对财务决策有什么影响

2018-03-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经济的增长是和货币的流通有关的,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市场上的流通率和其使用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最早是用黄金

经济的增长是和货币的流通有关的,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市场上的流通率和其使用量都是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最早是用黄金来作为计量单位。在跌宕起伏的消费市场上,黄金价格的高低都是伴随着物价水平整体调控下的误差值存在的。如果当流通中的纸币大于所需量,那么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反之如果小于所需量那么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在此时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平衡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

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这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潮流,现在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交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对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构成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入WTO后最为关键的“过渡期”,一方面,我国经济开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时间有限的“过渡期”,提高驾驭宏观经济全局的能力,以适应日益加速的开放步伐。由于时间表的限制,与过去20年的“自主开放”相比,其紧迫性将更为突出,刚性将会更强,将会更加“不由自主”,对于这种开放型经济深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质的变化,宏观调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目前,我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而对资本流动避免市场经济的滞后与盲目性,有利于战略选择,还有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的基础国情。从而采取市场调节为主,国家调控为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从调控手段和做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调控越来越成熟,初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不足甚至教训。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主要依靠行政和计划手段来实现,虽然财政、信贷手段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财政、货币政策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取向”的改革模式确立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逐渐出现了真正的一般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对整体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值域里面。 那么什么叫宏观调控?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政策。

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最近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照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而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在宏观调控下必须要注意的是: (1)国家在宏观调控是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它的发展是 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客观上就必须要求加强和完善对国民经济的组织、协调与计划指导,实行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为了充分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国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从而导致出现的经济上和流通上可能发现影响经济变化的经济现象。(3)宏观调控具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协调宏观同微观经济运行的要求。国家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互统一和衔接起来。加强宏观调控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两者没有相互联系的话,那么在经济上的缺陷暴露,会使得国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上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符标记。从而使得经济在发展上得到滞留的状态,都是非常不利于国家和市场所需发展。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国由于生产力增长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要保持稳定经济增长,避免大起大落。(2)扩大(或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要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扩大就业,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3)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易的总和,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国际经济交往中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主权调控。而今在资金短缺,各项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中国许多行业的经济都受到了滞留现象。在高速发展的现金社会,资金的短缺无疑是一大问题。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中国中,实则经济发展缓慢,银行资金、金融企业的破产比比皆是。而我国过去几年经济改革的滞后,又由于新近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效应的体现,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滞留现象,因此当前的经济增长轨迹总体上还一时难以摆脱由货币总量所左右的局面。但是,尽管增长轨迹未变,经济增速与货币的关系却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因此,要看清楚未来经济的走势,是泡沫破灭、复苏反弹、还是降中趋稳,已不能仅仅根据前4年经济数据周期波动循环的特征来分析。而恰恰相反的是,在多年累积的由过多货币投放所形成的中国泡沫经济中,货币调控的边际效应已发生明显下降的变化。然而货币调控的边际效益的改变,会使得我国在整体调控下失去一定的平衡状态,在影响其恒定效应的同时,经济的总走势也是难免会产生一定的争议性。

第一,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息,从而加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来投放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第三,降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来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降低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

第四,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大力支持出口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第五,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的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第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这是政府一种变相的投资,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多年里,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走过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总体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靠计划手段来实现综合平衡,大多是采取行政性措施。与此相适应,中国财政运行特征主要表现为依附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模式,尽管财政政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政策工具的使用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都受到了当时计划体制的束缚。

在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的10余年里,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的过渡阶段,总体上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政府在对经济的管理中开始有意识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中国财政也开始注重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经济,逐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中国政府在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吸收国内外财政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步实现了财政调控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方式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方式转变,中国财政政策调控体系日臻成熟,调控效果也越来越好。

自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在财政政策转型和调整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牢牢把握相机抉择这一灵魂和关键,财政调控体系日臻完善。一是加强和改善财政调控,必须注重调控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0年间,我国的宏观调控方式主要是采用行政手段,控制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在决策上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财政调控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变革,逐步实现了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调控工具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财政调控由被动应急型向预期主动型转变。

二是加强和改善财政调控,必须牢牢抓住相机抉择这个关键。财政调控时机和力度的合理把握,是调控取得预期成效的保证。财政调控的灵魂。或关键是注重预测分析、审时度势、相机抉择。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财政政策体系趋于完善的同时,相机抉择的意识和水平也明显提高。1993年以来实施的三轮财政调控,在时机把握上见事早、启动适时,措施出台比较果断,调控力度适中,因而使财政调控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大大增强,既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趋势,又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