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如何及状况分析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的高速增长都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关系十分的密切,而在现在中国已然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张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新经济政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的高速增长都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关系十分的密切,而在现在中国已然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张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改变,在人均上面分配不足的情况,都在随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而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在接下来是十年计划中,中国可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坚持宏观经济的调控,从而避免在经济上面出现两大问题,从而导致物价的大幅度上升和下降的话,那么宏观经济的调控将达到一个可观值存在,在预期可发生的区间中,达到最终平衡点的缓和期。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定力、稳定政策,稳中有为,创新调控方式,坚持不扩大赤字,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推出简政放权、贸易投资便利化、利率市场化、扩大营改增试点等多项改革,出台巩固农业基础、释放内需潜力、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民生改善等政策措施,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农业丰收已基本定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呈现积极变化,城镇就业继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已平稳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新阶段。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86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2.2%,明显快于一季度的1.5%和二季度的1.9%,创5个季度以来新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呈现积极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356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5118亿元,增长7.8%。得益于新兴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75975亿元,增长8.4%,增速比第二产业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5.5%,比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略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4.5%,股份制企业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0.5%,西部地区增长11%。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64种产品中有338种产品同比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5%,其中主营活动利润增长5.3%。

国家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增加对“三农投入”。农业生产克服了高温干旱和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13189万吨,比上年增加196万吨,增长1.5%;早稻总产量3407万吨,比上年增加78.3万吨,增长2.4%;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可望实现历史性的“十连增”。畜牧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03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猪肉产量3831万吨,增长2.1%。生猪存栏47541万头,同比增长1.5%;生猪出栏50259万头,增长1.9%

三季度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促进信息消费、节能减排、光伏产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走高,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2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99001亿元,增长17.6%;民间投资196611亿元,增长23.3%。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强劲,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逐步趋向协调。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增长23.4%,西部地区增长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1.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1%;第三产业投资22.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基本与上半年持平,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4.4%,烟酒及用品上涨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1.1、1.7、1.1和0.6个百分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1个百分点,降幅持续收窄,表明市场需求趋于活跃,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同比多增42万人,已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9元,实际增长6.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实际增长9.6%,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17392万人,同比增加525万人,增长3.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542元,同比增长13%。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801亿元,增长8.6%,比前8个月累计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全国公共财政支出91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13亿元,增长8.8%。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狭义货币(M1)余额31.23万亿元,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65万亿元,增长5.7%。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66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148元人民币。

当前,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仍很繁重。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继续抓好已出台措施的落实,加快完善和细化配套措施,让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让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真正做到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夯实稳中向好基础,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50.5%,比2014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中国政府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实现历史性的“12连增”。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2014年增长2.7%。棉花产量561万吨,比2014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2014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3755万吨,增长0.8%。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4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受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成本费用上升及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制约生产经营等因素影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2014年下降2.3%。采矿和原材料行业利润下降明显,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行业利润则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比2014年增长8.9%,装备制造业增长4%,消费品制造业增长7%。

国内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较20142014年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全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2014年提升14.8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2014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2310亿元,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带动智能绿色产品销售强劲,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4倍,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电销售分别增长29.3%及11.4%。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4G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5.9%。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迅猛增长,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2014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中,网络零售额增长11.8%,增速比超市、百货店和专业店分别高出5个、8.4个和11.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衔接不畅的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不断显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防范化解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